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目的:以《茵梦湖》与《迟桂花》中的诗意化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环境描写,揭示小说中意象的作用,以探索文本的深层意蕴。
课题意义:德国著名小说家施笃姆,他的代表作《茵梦湖》显示出了更深的内心洞察力、更贴切的现实主义和更广泛的题材,包括阶级矛盾、社会问题及宗教迷信,但其中令人映像最深刻的应该是诗意化描写。施笃姆的作品在五四运动期间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有些作品就受到了施笃姆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迟桂花》在抒情方面表达得很成功,同样包括阶级矛盾等问题,但其中对迟桂花与莲的描写,让人沉迷。这两部作品的美学意蕴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它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茵梦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施笃姆的代表作,小说描述莱因哈德与伊丽莎白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后来,伊丽莎白的母亲强迫伊丽莎白嫁给了家境富裕的艾利希。多年后,相爱的两个人在美丽的茵梦湖畔再度重逢的故事。《迟桂花》是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作品,该书讲述了出身书香门第的翁则生曾留学日本,踌躇满志。后家道中落,自己又患病辍学、婚姻受挫,从此在老家静心养病。恢复健康后,他当了小学教师,后又为使其母亲安心便答应娶媳妇。由于娶亲的缘故,使他想起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老郁并邀其来参加他的婚礼。老郁受邀前来,对翁家山的美景所吸引,并深深的感触翁则生妹妹翁莲那纯洁、可爱、善良得宛如山中的迟桂花一般美丽的天性。本论文详细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诗意化描写,主要探析其所体现出的美学意蕴和所表达的思想的异同。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1、首先介绍了《茵梦湖》及《迟桂花》的作者施笃姆与郁达夫,提及了作品的大致内容及研究现状,得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使读者了解并能加深印象。
2、详细分析诗意化描写在《茵梦湖》及《迟桂花》中的体现,主要分析其中包含的隐喻的手法,以两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为例子,体会两位作家表现手法的不同。
3、详细分析《茵梦湖》中白莲与《迟桂花》中迟桂两个意象,说明他们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与作品中主人公的关系。
4、进行全文总结,并得出结论:两位作家所处的大环境不同,两部作品的结局不同,但他们都将对自然界及其中孕育的人性的关注通过诗意化的描写表现出来,都向往自由、爱和美好的生活,都有家园意识。对某种文化价值的怀念与追寻。
施笃姆是德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方面,其中发表于1850年《茵梦湖》最受读者欢迎,《茵梦湖》描写了已逝的童年的欢乐与幸福,抒发了对缠绵的爱情、乡情的眷恋,令人读之为其扼腕叹息。施笃姆在中国五四时期具有相当显赫的名声,在评论界这是一个绝对诗意的作家。他的作品里到处是刻意的精雕细琢,甚至是加工成完美代名词的情感。郁达夫是中国著名作家、革命烈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其文学代表作有《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等。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阶段性的色彩,且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他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伤感情绪也有自己的特色。郁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所以才会写出《迟桂花》这样表达细腻的文章。《茵梦湖》中白莲及《迟桂花》中迟桂这两个意象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值得深入对比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