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和歌舞伎的脸谱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12-16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京剧脸谱的历史和发展

 脸谱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脸谱虽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京剧脸谱在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来源众多。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净角脸谱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二)歌舞伎隈取的历史和发展

歌舞伎是日本四大古典艺能之一,四大古典“艺能”就是指“傀儡戏(伎乐)”、“能”、“人形净琉璃”、“歌舞伎”。而“隈取”是指歌舞伎中用于特殊类型的人物的面部化妆的化妆术语。具体画法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渲染:用水白粉底加红、蓝、褐等颜色渲染,或者用油性染料加以渲染。“隈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具。而且事实上,歌舞伎以前的艺能也都可以称之为面具戏剧,“傀儡戏”、“舞乐”、“能”都使用面具。歌舞伎,其自身革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摆脱了面具的制约。“隈取”基本上都是演员自行勾勒,这就像中国京剧演员自己画脸谱一样。日本著名戏剧论述家郡司正胜先生,曾经说过日本歌舞伎“隈取”化妆的策略,是以中国戏曲“脸谱”的化妆手法启迪而来的。发明日本“隈取”化装术的人,被认为是创造武戏的第一代市川团十郎(1660-1704年)。他最初“隈取”的画法,是在扮演金太郎时,把整个面部涂成鲜红色,然后再用黑墨描画出两道浓眉。“隈”,指的是阴影部分,“隈取”就是用红、蓝色勾画出膨胀起来的血管和肌肉的阴影部分。发明“隈取”画法的是第一代团十郎之子,第二代市川团十郎。传说他在欣赏牡丹花时,观察到其花瓣的颜色变化以而想到把边缘模糊起来的画法。

二、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京剧脸谱和歌舞伎隈取有着一些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其色彩出发,介绍红色以及蓝色的脸谱和隈取及其色彩意义。最后,从色彩的对比以及调和中,探究出脸谱和隈取的色彩美。通过网上资料以及图书馆资源,寻找文献资料。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脸谱在京剧的整个表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从脸谱的色彩中体现出了中国的审美观。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其隈取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其色彩虽说不及京剧脸谱多,但也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也反应除了日本人的审美观。本论文以中国京剧的脸谱和日本歌舞伎的隈取为内容出发,从色彩方面引申出中日的审美意识。主要通过网络以及图书馆收集有关京剧脸谱以及日本歌舞伎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并进行分类。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案例实证分析,以此得出最终结论。

(三)技术路线

第一步,搜集和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写出论文综述;第二步,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第三步,撰写开题报告,列出论文提纲;第四步,撰写论文初稿。

(四)研究难点及预期目标

尽管京剧脸谱与歌舞伎隈取有所相似,但是具体的从色彩方面研究的话,没有很丰富的资料,添了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我国京剧脸谱和日本的歌舞伎隈取进行对比,分析,因此研究具有针对性,也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上一篇:日本传统女性的审美意识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日本人的集团主义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