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灾后心理医疗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12-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日本地处四大板块的地震带上,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发,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自然灾害也时常发生。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人群的社会心理影响很大,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和干扰。

日本的东海大地震和中国的汶川大地震都使受灾地区的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两国都非常重视灾后心理治疗与救助,心理干预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与日本较完善的心理救助体系相比,中国无论在理论及实践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异。    

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中日灾后心理援助方法在患者的接受和求治意愿以及相应的医治效果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怎样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灾后心理援助”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更多的心理医疗领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将以中日灾后心理医疗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灾后心理救援实例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对中日灾后心理医疗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进行考察。这将为今后有关中日灾后心理援助提供一定的参考。

 就目前而言,关于灾后心理医疗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灾后心理医疗的技巧。陶新华在《中日灾后心理援助案例集》中指出心理治疗有很多种类,艺术治疗、对话治疗、舞蹈治疗等,各种心理治疗技巧要在适合的阶段使用它们,发挥它们的作用。比如说精神分析中明确、直面、解释的技巧,艺术疗法中的绘画和箱庭技巧,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巧,缓解情绪波动反应的眼动脱敏重建技巧,用于聚焦和明确体验的意象操作技巧等。日方案例系统化高而稍粗略,灾后援助主要是启动社会支持系统,这种集体文化归属的高度社会参与在中国是不具备的。中方的案例较详细而疏散,随意使用各种干预方法,而不理会是否会造成二次伤害。中方更多以指导者身份自居,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日方更显示了陪伴的态度。所以,绝不能“为了使用技巧而使用技巧”,必须做到“为了个案使用技巧”。我们从中可以反思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现状、差距与取得的成就,并且获得有益的启发,站在新的高度去积极地思考、展望我国心理援助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灾后心理援助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成长。

二是灾后心理援助人员和医疗对象。张侃在《5.12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纪实:服务与探索》中提出了未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的各种极富价值的建议,同时展示了心理学家在震后不同阶段为灾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过程中所做调研的结果,以及在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撰写的各种咨询建议,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心理援助工作站人员主要构成:心理研究所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和个体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要和来访者共存,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向来访者传达对他的理解;心理辅导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志愿者工作人员,负责站点的行政事务,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做一些记录日报、内外联络、后勤保障、实地寻访等辅助性工作;国际心理专家积极贡献。并且要对心理援助人员进行培训与督导,进入灾区前,要接受危机干预心理援助相关培训。进入灾区后,必须亲眼所见、实地考察灾区的复杂情况。坚持白天工作、晚上督导的制度。

沃建中在《灾后心理危机研究:5.12汶川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调查报告》中主要探讨了5·12地震灾后心理危机的总体特点,其中包括认知能力、自我效能和人格特点等心理特征的变化。灾后心理危机的群体差异比较,包括青少年、成人和支援者三类群体的差异比较;灾后不同受损程度群众的心理危机状态比较;灾后受灾者的人格,注意力、兴趣、自我效能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青少年灾后心理危机的年龄特点等。《震后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方法与途径》讲述了:灾区儿童的“心理援助”是灾后“心理援助”的重中之重,从心理特征、问题表现、方法技巧、援助途径、案例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在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及非灾区中小学生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所应掌握的援助方法与技巧。从受灾人群的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儿童的心理阴影,中年人的心理压力,老年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需要心理社会干预的人群:

1、直接灾难者、幸存者需要及时的心理社会援助。

2、与直接受灾者有密切的个人和家庭,可能遭受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者。

3、从事救援或搜寻的工作者,帮助进行重建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和志愿者。

4、受影响区域以外的社区成员,他们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他们可能隶属某些组织,这些组织对灾难的可能原因负有一定责任。

5、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6、不同人群的混合,在家中等候消息的与救援者(但处境安全)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心理危机的特点和表现,以及不同心理特征对不良情绪的影响。这为进一步对灾后心理危机进行准确评估并制订合理的干预计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同时,也为国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供了数据和依据,对于相关国家政策制定和机制建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是灾后心理援助阶段性。认识到灾后群众心理反应的阶段性,震区的心理援助工作内容正由初期的适应灾害阶段向中长期的适应生活阶段过渡。初期的心理援助工作面临的课题是通过普及心理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治疗方法以减少灾难带给人们的应激反应和创伤。一年多后进入中长期适应阶段,每个人心中产生了别人没有的专属自己的心理问题。中长期阶段,个案研讨必不可少。

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本课题的任务是通过总结资料文献、搜集分析有关中日灾后心理医疗的例文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以中日对比的方式,深入了解灾后心理医疗,对比中日灾后心理援助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以探索出一种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

首先,总结先行研究。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目标,加深对灾后心理医疗技巧、灾后心理援助人员和医疗对象及灾后心理援助阶段性的研究。王晓菁在《让爱一路陪伴》中,讲解了地震后心理保健常识、受灾民众自我帮助心理技巧、心理救助工作者的工作技巧与方法,以及心理救助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方法。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那些受灾民众和参与救助的人群所产生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的内心伤痛。

其次,深入分析中日灾后心理医疗的异同互补。分别从灾后心理医疗的发展历程、心理医疗特征、防护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中日灾后心理医疗的异同。然后深入分析中日灾后心理医疗异同的原因。结合先行研究,分别从中日文化的异同核中日制度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灾后心理援助”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篇:中日数字禁忌文化的异同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大学日语专业学习者“テイル”习得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