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小说的写作特点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19-12-11

1.选题背景说明  

虽然“芭娜娜现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热门话题,但近年来日系治愈作品又一次次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如颇有人气的影视作品:《深夜食堂》《昨日的咖喱 明日的面包》等,小川糸的文学作品《蜗牛食堂》《趁热品尝》等。芭娜娜作为市场化大众文学的代表人物多年来持续写作,近年来依旧不断有新书翻译到中国。吉本芭娜娜《厨房》一书,作为治愈系图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芭娜娜近几年的作品出版更加的市场化,对比她前期的作品和近年来的新作可以发现其治愈类作品的一些模式。国内日渐流行的美食类纪录片、治愈系文艺作品,与治愈相关,与文学作品的市场化也有很大关系。

2.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多以“孤独”“死亡”“社会与家庭”等角度对吉本芭娜娜的治愈小说进行分析,周阅的专著《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对芭娜娜九十年代的作品6部作品(集)进行了细致的评论分析,总结了芭娜娜文学的三组关键词“家的解题和重构”“超现实与现实”“死亡与救赎”,对于周异夫的《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孤独主题和社会意义》发表较早且已经从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论述的比较全面。近年来有分析芭娜娜小说“梦境和现实”写作特点的文章。

日本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芭娜娜热潮”,许多学者从“日本社会”“通俗文学”“人情”“伦理”等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讨论过芭娜娜文学的特色和作用。2014年曾有学者从荣格的个体潜意识理论来研究芭娜娜的文学作品。从缓释孤独的大众文化价值出发来分析的论文尚未发现。

文学出版的市场化产业化,为文学创作、消费提供了自由开放的氛围,但在市场化、商业化的传媒风尚的影响下,不少文学作品在主题内容、生产方式和出版模式上倾向于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新媒体时代,出版书和纸媒的发展迎来了挑战,日本在上世纪以来的探索中,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对我们应该能有所启发。

对于近年来风靡的日系治愈小说和电视剧获得热评、好评的原因,学者多以“社会结构”“食物和人情”“色彩美学”“叙述技巧”等传播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以“食物”和“相对描写”“空置结局”为线索对芭娜娜作品进行分析的文章较少,虽然有文章曾提到在《厨房·满月》里“炸猪排饭”推动剧情发展和延伸内涵的作用,但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内容多样,把 “食物”“相对描写”和“死亡”“梦境”等一起综合进写作模式来讨论的的文章较少。 

总得来说,对于吉本芭娜娜近年来的新作研究较少。与芭娜娜的新作状况类似的是,现下是信息爆炸时代,这类作品引入时间短且脱离纯文学,显现出市场化特征等诸多原因,关于小川糸等人的作品的研究也不多。

3.论文的立意、研究思路、角度和研究方法  

立意:讨论吉本芭娜娜治愈小说的一种写作模式,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该写作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对照近年流行的文学影视作品,寻找共性的要素。

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作品和研究芭娜娜现象的作品进行阅读(重视文本);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治愈机制和利于出版传播的因素(精神分析法);总结归纳出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写作模式(虚实交替——相对描写——食物——空置结局);与近年来的人气作品作对比,分析印证所提炼的写作模式等。

可能会涉及形式主义文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等。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芭娜娜热潮”兴盛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近期再次兴起的治愈文学影视作品热潮背后所折射的社会需求乃至社会问题不容忽视。理解治愈小说的作用模式,对理解现代社会的心理危机和补偿机制有一定的帮助。

  治愈系作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里,信息时代传统的印刷出版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出版书和纸媒的发展迎来了挑战,日本在上世纪以来的探索中,市场化产品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对我们应该能有所启发

5.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内容上的特点

1.1食物的特写

1.2共情描写

第二章.结构上的特点

2.1结尾的留白

2.2 虚实交替的叙述方式

第三章.芭娜娜式写作的应用—以小川糸的作品为例

3.1 吉本芭娜娜小说的传播

3.2 以小川糸的作品为例

总结

上一篇:日本的儿童贫困问题与社会政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