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在日本奄美和冲绳地区,不同的部落大多都有本部落独特的民谣元素,即使是流传到其他地区的歌曲,也都富有多种歌词的变奏。随着流行音乐的民族化态势,越来越多保留传统民谣特色的、结合当代流行元素的民谣音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奄美、冲绳地区的民谣形式“奄美シマ唄(奄美岛呗)”及“沖縄民謡(冲绳民谣)”,这两种相对活跃的流行音乐表现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日本音乐爱好者所钟爱。
而随着世界多元化态势,传播媒体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开始商业化、国际化,网络传播成为了流行音乐的新媒介。“奄美シマ唄(奄美岛呗)”及“沖縄民謡(冲绳民谣)”也渐渐走入了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视野。
日本方面,对于奄美、冲绳两地的民谣音乐表现形式,已有前人作过研究,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并不多,且相当一部分书籍过于老旧,想要获取相关文献,并非易事。而反观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并无先例,使得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想要了解日本奄美、冲绳的民谣音乐,较为困难。
研究并建立日本流行音乐中奄美、冲绳两地的民谣音乐形态的系统性概念,能使广大音乐爱好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音乐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加深中日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联系。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中国对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音乐形态的研究
中国目前对于奄美、冲绳音乐文化区的音乐研究,多为对于古代冲绳、奄美地区古典民谣音乐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与中国音乐之间的关联的研究。
在《琉球音乐对中国音乐受容的两种样式及其规律》(《音乐研究》,2004)中,王耀华教授提出,琉球音乐曾经从中国音乐接受过深刻的影响。从琉球音乐对中国音乐接受、容纳后的变化改造程度看,可分为原样受容和变体受容两种样式。
在《清代福州、泉州和它们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乐种及其与琉球音乐的关联》(《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中,王州、王耀华就中国清代福州、泉州和它们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乐种及其与琉球音乐的关联,作为追寻琉球艺能源流的一种参照,作出了简要综述。
除王耀华教授以外,对“三弦”和“琉歌”的研究,还有诸如王州的《中琉音乐文化交流之花——日本琉球的三线》(《福建艺术》,2003);施咏的《但识琉球往来路 又闻“御座”古乐飘——评<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音乐研究》,2005)等。
(二)日本对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音乐形态的研究
久万田晋在《沖縄音楽研究の現在一民俗音楽・ポピュラー音楽を中心に一》 (音楽情報科学,1999)中,从二战后日本民俗音乐研究、冲绳流行音乐研究等方面,归纳概括了日本对于冲绳音乐的研究现状。
福岡正太在《小泉文夫の日本伝統音楽研究 : 民族音楽学研究の出発点として》(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研究報告,2003)中,以小泉文夫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为出发点,列举了传统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归纳了小泉文夫对日本音乐研究的贡献。
在奄美民谣方面,梁川英俊在《ラウンドテーブル 唄者が語るシマウタの過去・現在・未来》(南太平洋海域調査研究報告=Occasional papers,2005)中,通过坪山豊、川本栄昇、泉茂光、川畑さおり等四位奄美シマ唄演唱者的自身演唱活动及经验谈,从演唱者的角度如实记录了シマ唄的发展状况。
在《ブルターニュ民謡から見た奄美民謡》(奄美ニューズレター,2006)中,以起源传说、被压迫的历史、民谣热的背景、民谣的现在等四方面,通过法国布列塔尼地区民谣与奄美民谣的对比,综述了奄美民谣的发展史。
在《奄美民謡の継承と地域の創造》(三元社,2013)中,梁川英俊探讨了奄美シマ唄的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从奄美新人民谣大会到日本民谣大赏,继而发展成为奄美民谣大赏,再到之后又逐渐兴起的シマ唄教室,奄美シマ唄在传承、发展与再创造的同时,正在慢慢走出奄美,被日本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所了解与喜爱。
福山恵理子在《裏声音楽の成立と展開―南西諸島のユタが発する声》(表現文化研究,2005)中,通过对奄美シマ唄唱腔的独特发声方法“裏声”的考察,提出“裏声音乐文化圈”的概念,并综述其产生、发展及现状。
对于冲绳民谣的研究,高橋美樹在《戦後沖縄における民謡歌手の変容-世代別活動スタイルの比較を通して-》(ポピュラー音楽研究,2003)中,以二战后对冲绳民谣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为研究对象,考察二战后第一世代到第三世代的民谣歌手的生活经历及音乐活动,通过对世代之间的对比,从向内发展与向外发展两个角度,详尽研究了世代间民谣歌手的音乐活动变迁史。
而在《沖縄のポピュラー音楽を題材とした音楽授業づくりの一試論》(琉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実践センター紀要,2003)中,高橋美樹综述了冲绳音乐的发展变迁的几个阶段:琉球古典音乐——冲绳民谣——新民谣(创作民谣)——冲绳流行乐(Okinawa Pop)——现代冲绳民谣(Folk)——冲绳摇滚(Rock)——冲绳硬核(Hardcore),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研究了冲绳音乐的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文通过综述日本奄美、冲绳原有的民谣音乐形态(如乐器、唱腔、音阶、语言等),以及奄美、冲绳两地传统民谣唱法的产生与发展,并浅谈其在对本土传统民谣风格的继承与创造的同时,如何对中、美等外来文化进行受容、变易,并形成其独有的现代民谣音乐风格。在此基础上,思考并分析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风格在当地、日本本土以及世界流行音乐界的地位,并探讨奄美、冲绳传统民谣音乐形态在现代的发展态势,从而使广大音乐爱好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音乐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加深中日之间的音乐文化理解。
对于奄美、冲绳两地的民谣音乐表现形式,在日本方面,已有前人作过研究,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并不多,且相当一部分书籍过于老旧,想要获取相关文献,并非易事。而反观中国,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并无先例。
研究并建立日本流行音乐中奄美、冲绳两地的民谣音乐形态的系统性概念,使广大音乐爱好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奄美、冲绳两地民谣音乐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加深中日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