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本课题以日本的便当这一食物为研究对象,探究日本饮食文化的特性。
(2)研究目的:
便当准确来说不是一种食物,而是食物的一种形式。日本便当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反映出日本人的性格和饮食习惯,形成了特有的日本饮食文化。通过分析便当所反映出的日本饮食文化,进一步剖析日本饮食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通过食物表象探讨其内在的文化蕴含。
(3)研究意义:
便当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从促进了解日本文化的角度考量,通过日常食物便当所反映出的日本饮食文化来进一步探究其内在文化蕴含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意义可从以下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在理论层面,日本饮食文化就像绝大部分领域的日本文化一样,在它发生的一开始便与东亚大陆,即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联。本文从“便当”这一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食物为线索,探究其日本饮食文化的特性,是理论上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了解探讨。
本文从“便当”看日本饮食文化,这样的食物是如何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如何成为一种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可为日后的了解日本饮食文化方面从便当这一食物方面提供参考。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就本课题研究而论,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便当”这一食物的研究。
通过知网搜索,围绕“便当”这一食物的研究具体分析的文献较多。其中,于秋芳、黄黎雯、崔培通过追溯便当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分析便当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剖析便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及作用(2016);黄光琳从便当看日本饮食文化一文分析了便当的由来、发展及日本特有的几种便当等方面进行介绍(2014); 王娟基于便当里的一种铁路便当分析,得出日本饮食文化的着重于细节对原食物的品味、赋予美感、关注季节变化等特征的结论(2012)。除此之外的论文成果还有何学静(2016)、高晓红(2010)等。
除以上论文研究成果外,徐静波在《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2017)一书中探讨了日本饮食文化,选取了“便当”这个角度小部分作为例证,将此片段的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便当的实际形成与时代进步发展离不开关系的方向的结论。
第二,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包括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形成进行梳理;日本饮食文化的来源;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现状等等。
通过知网搜索,共有二十余篇学术期刊论文涉及此类研究。其中,刘征宇对现代日本饮食文化研究的概要就行了梳理,同时对比中国大陆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说明情况(2015)。除此之外的论文成果还有王芳(2017)、赵宏涛(2016)、王孔炼(2016)等。
除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外,徐静波在《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2009)一书中重点介绍不止于饮食本身,而是试图透过饮食的表象来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以及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联性,并试图通过饮食的部分,来揭示日本文化在与东亚大陆文化具有密切关联的同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绎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这一事实。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暂时没有以便当来研究日本饮食文化,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和食方面例如寿司、天妇罗等来探究日本饮食文化:
与此相关的国外研究有:从和食来进行分析探究日本饮食文化,比如,原田信男通过传统日本食物和时代的划分,从而研究日本饮食文化的诞生和变化(2005);以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为基础,总结相关日本人的饮食特性,比如:小泉武夫基于自己调查的日本人日常饮食习惯,从而研究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总结出地域所造成的饮食文化等(2002);通过历史研究日本饮食文化的形成由来,比如瀬川清子对食物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究日本饮食文化形成特性(2001)等等。
除以上论文研究成果外,石毛直道在他编著的《日本の食事文化》一书中记录了日本的传统食物背后所看到的饮食文化(1999)。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就国内研究而言,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研究较为充分,包括从历史演变到现在发展,但很少研究针对日本便当这一食物来探究日本饮食文化的特性;而有关便当这一食物的研究颇少,仅有针对不同便当的介绍,没有针对便当进行背后文化的探究。
就国外研究而言,针对除和食外的食物的研究较少,针对某一特定食物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更少,因而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很少。
综上,相较以往对日本饮食文化进行的研究,本课题选取的研究对象——“便当”这一角度是一大创新之处。通过本课题的分析研究,探究便当这一食物背后所拥有的日本饮食文化,为日后更加了解日本文化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