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自拟。
研究价值: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的风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中日两国只有一水之隔,所以从古代开始就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在各方面有相似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和曲酒酿造技术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及酒业的发展。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酒俗、饮酒态度和酒德酒礼都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国有句俗语,叫“无酒不成席”。如果没有酒,再好的美味佳肴也会黯然失色。酒不仅宴席上少不了,也是平常百姓家餐桌上不可缺少之物,可以说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构成色彩斑斓的酒文化,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差别中寻求融合,在融合中保存差别,共同创建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世界酒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酒文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日两国在酒文化上的联系十分密切,虽然中日两国酒的起源大体相同,但是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造成了不同的酒文化。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专门研究酒文化的民间团体或组织,大多是专门的研究酒的某一类,像日本的清酒、中国的烈性酒,或是在近代酒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内容和方向都很具体和专业,比如国府田宏(1999)研究的主要是日本酒的起源,酒的发展历史,日本酒习俗和礼仪。谭蓉(2011)从的礼仪上分析了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其指出中国的酒礼,主要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基础,以孔子提出的“唯酒无量,不及乱。”为标准。从西周开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严格遵守孔子提出的酒德标准。中国人在饮酒的时候,还特别注意区分君臣、长幼、宾客之礼,这些约定俗成的礼节,流传至今。日本由于受儒教和佛教的影响,也很注重酒礼酒德。日本在江户时代曾流行“酒道”。日本的“酒道”有三个流派:“公家流”主要是品评好酒;“武家流”主要提倡以酒的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商家流”主要是借酒來培养人们的礼仪和修养。虽然现在酒道已经消失了,但是日本也同样留下了丰富的饮酒礼仪,至今依然出现在日本人的酒桌上。贾蕙萱(1999)主要以中日两国人民都喜欢酒为切入点谈日本有独特民族特性的酒俗、饮酒礼仪。主要谈到了其不同于中国的酒席上的礼仪是日本人从不劝酒,在这一方面作者就中日间的差异进行了一些详细论述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篇文章内容侧重于某一方面,论述的很详细,但就作者的题目中日酒文化比较谈来说,内容偏单调,也没有系统的论述。杨荣华(2005)是以自己在日本的亲历见闻并结合日本普通阶层的饮酒习惯所体现的中日酒俗的不同来研究的,内容朴实也很具有说服力,但主要写的是日本的酒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没有写中日之间存在的习俗差异。关于酒文化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古到今影响酒文化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杨小川 (2004) 从制度变迁、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外来文化侵入等方面对酒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这些影响因素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相结合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中华酒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种有关酒事的文化成果。万伟成 (2007) 认为酒文化变化的内因是物质文明的进步, 心态观念的变迁, 社会制度的变迁;而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进入是其变化的外因。中华酒文化在内外因作用下不断调整变化, 最终呈现出多元多样性、交流融合性、复合再生性、传统继承性四大特征。关于酒文化功能与作用的研究, 郭五林 (2011) 结合酒类企业创立、生产、经营、销售、衰退的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酒文化具有定位功能、催生功能、推动功能、挽救功能。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 具有独特的区域发展特点。陆平 (2009) 简要叙述酒文化发展历史, 通过介绍酒文化对古代及现代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了酒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 提及我们对待酒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 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研究内容:
酒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都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日本的酒文化深受中国酒文化的影响。由于酒文化所受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中日酒文化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日酒文化进行对比,首先分析在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地位。其次分析,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各自的发展。同时,分析两国不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酒文化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日本两个不同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最后对酒文化的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