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自拟
研究价值:
众所周知,日本古时向中国学习,引进了中国的汉字,之后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假名。虽然汉语一直也吸收了日本的文字,但在晚清到民国时期是中文吸收日文的一个高峰期,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可以说都是在这个时期从日本传来的。这一事实似乎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是只有通过对外来语的研究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对日源词汇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才能完整的描述近代汉语的总体轮廓。这不仅局限于语言学的研究上,由于这个日文词汇流入高潮期恰巧也是西方文明、科学人文思想大规模的流入我国的时期,这些日源词汇作为西方文明的一种载体对近代思想史、文明史、文化交流史、翻译史等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现今社会,如何更好的促进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更好地交流就需要了解两国之间的历史,了解双方的文化才能在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从近代日源文字作为切入点了解两国文化,了解两国历史能促进中日两国的交流,促使两国在未来实现合作共赢。
国内外研究现状:
实藤惠秀所著的《中国人留学史》中,分为八章。第一章分析了留学日本的原因。第二章从十五个方面说明了留学日本的历史。第三章从四个方面讲述了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剖析留学生与日本人的关系。第五章从十二个方面来说明留日学生的翻译活动。第六章从九个角度肯定了对中国出版界的贡献。第七章从十四个方面说明现代汉语与日语词汇的摄取。第八章从八个方面说明了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
由日本京都大学狭间直树教授主持及多位学者参与的《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中,共有十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剖析明治日本及明治文化对梁启超的影响。
木宫泰彦的《日中文化交流史》中分为汉•六朝篇、隋唐篇、五代•北宋篇、南宋•元篇以及明•清篇共五篇。汉•六朝篇在其中分为四章,第二篇隋唐篇分为五章来讨论,五代•北宋篇分为两章来讨论,南宋•元篇分为五章来讨论,明•清篇分为六章来讨论。比较全面地综述了从有史料可考起到明治维新前夕,按时间顺序系统的叙述了大约两千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及其影响后果。
王晓在日语语言学习与研究中发表的《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的日语借词》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语言接触与语言的变化。第二部分是日语借词的界定以及进入汉语的时期。第三部分是日语借词的分类,分为音译类、意译类、借形类、混合类。第四部分是当代汉语中借词的特点。第五部分是日语借词的使用及流行的原因。最后总结了日语借词是语言现象是文化现象,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史有为著的《汉语外来词》中,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各个方面讲述外来词和语言的外来影响。第二章从各个时期概述了外来词的历史。第三章总结了外来词的性质和功用。第四章将外来词的类型分为五种类型。第五章从几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外来词的规范和走向。第六章从七个角度总结了外来词研究的概况。
曲紫瑞在《清末明初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源借词及其汉化研究》中分四章。第一章从政治环境及文化教育环境来说明日源借词在不同时期的译介和传播。第二章总结了清末民初时期日源借词的传播特点和价值。第三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日源借词的传播特点和价值。第四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汉语对日源借词的汉化。
沈文凡与潘怡良在日本学论坛中发表的《新时期日源借词的引入及其特点》中,在第一部分中,借词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第二部分是日源借词的两次高潮。第三部分是日源借词的特点。按语言形式和反映社会内容来分类。又对比了日源借词和印度借词的不同的特点。比起印度借词,日源借词以借型词为主且回归借词多、词类多样且造词能力强、对汉语语法产生影响。
我还参考了徐文堪著的《外来语古今谈》、刘春英发表的《浅谈日本语对汉语的“逆输出语”》、王晓秋著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石云艳发表的《梁启超与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李笑发表的《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作用及影响》、实藤惠秀著的《中国語に入った日本語》、石绵敏雄著的《外来语》、鈴木修次著的《日本漢語と中国》以及藤堂明保著的《漢語と日本語》等文献。
研究内容: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纵观中日两国的交流历史就会的发现,中日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必然会导致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势必引起语言影响,进而产生语言变化,语言变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外来词。故而外来词的发生实际上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外来词实际上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人。所以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探寻晚清到民国时期日文流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其次把日源文字大致分为三类,旧词新用、旧字重组新词、和制汉字,最后总结日源文字对中国的影响。通过研究以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日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