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互动行为中非TRP位置的修复序列的汉日对比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19-10-19

一、 课题背景及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会话是发生在两人或者多人之间,基于会话参与者的互动而成立的活动。它是日常交流的基本形式。会话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词组的排列,仔细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会话是有着极其复杂的规律的。会话分析就是一门研究会话这种社会活动规律的学科。简单来说会话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解各种会话行为是怎么使会话顺畅地进行下去的。

会话分析理论是由Harvey Sacks、Emanuel A.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逐渐丰富和完善的。他们旨在从日常随意会话中收集的大量自然数据中找出会话所具有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当然会话并不是一直顺利地进行的,其中避免不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修复序列是会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什么样的会话,当听者对说话者的话语产生表达上、理解上、听力上的问题的时候,就可能产生修复行为,修复即排除阻碍,是保持会话继续进行的常见的手段。Schegloff、Jefferson和Sacks(1977)首次提到了会话修复的概念,被认为是该研究的开端,现在大多数关于修复的研究都根据他们提出的理念进行的。

关于修复的研究主要涉及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方式:根据修复和引导的担任者的分类;根据修复开始的位置的分类;根据会话的性质、会话的目的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的分类。代表的研究有Schegloff et al.(1977),岡本・榎本(2011),李悦娥(1996)等。

Schegloff et al.(1977)最早提出了修复的分类,具体从修复结构和互动行为——会话参与者是自我还是他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修复结构是由“阻碍源”、“修复引导”和“修复完成”三个部分组成。他们从修复是否成功的角度把修复分为两大类:成功的修复和失败的修复。Schegloff et al.(1977)认为区分“引导”和“修复”是很有必要的,再根据“引导”和“修复”的担任者继续化分,其中成功的修复分为四种:自我引导自我修复、自我引导他人修复、他人引导自我修复、他人引导他人修复,失败的修复分为两种:自我引导零修复、他人引导零修复。 

在此之后岡本・榎本(2011)提出了以上四种成功的修复的大体修复形式:自我引导自我修复——说话者察觉到自己说错之后改正;自我引导他人修复——说话者询问听者帮助说话者;他人引导自我修复——说话者对于听话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修改;他人引导让人修复——听者发现问题代替说话者进行修改。

李悦娥(1996)提出了修复序列不仅仅和会话的构造有关,修复还与会话的性质、会话的目的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李悦娥(1996)从会话的性质、会话的目的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角度对修复序列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分类。李悦娥(1996)总体把修复序列分为两大类:表达中的阻碍和修复与理解上的阻碍和修复。其中各类都分为三个小类:表达中的阻碍和修复分为前阻碍修复、中阻碍修复和后阻碍修复;理解上的阻碍和修复分为完全没有理解的阻碍修复、部分没有理解的阻碍修复和误解阻碍修复。

此外,Schegloff et al.(1977)还根据修复开始的位置做了以下四点总结:与包含阻碍源的发言相同的顺序;顺序过度合适的位置——TRP位置;下一个顺序;包含阻碍源的发言之后的第三个顺序。其中TRP位置是指现在的说话人发言完毕,谁都可以说话的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根据以上的研究的第二点,可以发现Schegloff et al.(1977)只仅仅研究了TRP位置的修复,但在日常对话中非TRP位置,也就自然会话中也很常见插话位置的修复并未深入探讨。

非TRP位置开始的会话是违反了Schegloff et al.(1977) 提出的“一次一个人说话”的原则,说话者在发言时别的会话参与者发出两个以上的音节(当然“嗯、哦”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并不算是插话现象。)。Zimmemran(1977)根据Schegloff et al.(1977) 提出的“一次一个人说话”的原则,从形式上给出了非TRP也就是插话的定义:说话人当前的话轮未结束前,别的人发出两个以上的音节。插话给予说话者发言的内在结构深层次的影响,是对说话者发言结构的侵略。

关于打断现象的研究有藤井・大塚(1994)和谈耀文(2017)等。国内大多关于打断现象的研究都是在特定的会话环境下进行的。藤井・大塚(1994)研究的并不是把以日语为母语的朋友之间的会话的重叠或者干扰,他们研究的是会话参与者之间的赞同、共鸣 、感兴趣、理解等等。他还指出插话现象可以加强会话参与者之间的连带感,使会话高涨、促进合作等。谈耀文(2017)表明在庭庭审中,法官和公诉人打断当事人话语的频率最高。庭审会话中的打断大多发生在庭审双方的利益或目的发生冲突这一情形中。法庭庭审会话中的打断主要是为了控制和支配,因而冲突和对抗是主要的,合作是次要的。

此外,关于修复的研究还有杨石乔(2010)和戴云娟(2007)等。

杨石乔(2010)指出,修复就是在会话发生阻碍时,对已有信息进行补充、加工或替换,其目的是修复不恰当的表达或消除误解。修复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使会话双方都能意识到会话过程中存在的听、说、理解方面的问题,双方进而进行意义的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使言语更恰当,更容易为听话人所理解。

戴云娟(2007)考察了汉语母语者之间、汉语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之间、第二语言学习者内部之间的会话修复的频率、种类、结构以及位置。研究发现,自我修复在语料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自我修复内,第二语言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他人引导自我修复;在他人修复内,倾向于他人引导他人修复。

因此,本研究考察的是在非TRP位置上进行的什么样的修复,并且在非TRP位置上是怎样进行修复的。然后本研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能体现多人互动中的非TRP位置修复序列的特征,通过定量以及定质分析找出中日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

二、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基础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汉日多人会话中的非TRP位置的修复序列。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多人互动行为中非TRP位置修复的数据来考察非TRP位置修复产生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汉日对比研究。具体的有以下三点:

1. 针对中断的话轮,根据是否修复、修复的执行者、位置和具体方式来明确修复的序列性特征,并提出研究框架,探讨非TRP位置修复对会话流程产生的影响;

2.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手法进行汉日对比研究,明确汉日对非TRP位置的修复的异同,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文化等因素;

3. 基于以上结论,为中日跨文化交际等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及理论依据和实例。

三、 研究(或调研)方案和思路(技术路线)

本研究为了考察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自然对话下非TRP位置修复,使日语母语使用者和汉语母语使用者的自然对话的语料,分别研究它们的特征。在得到参与者的许可为前提,就“你认为好课是什么课?”这一题目进行自然会话。自然是指在语料收集前对于得到什么样的语料不做有意的安排,所以得到的语料比较“真实”。并且寻找的参与者都符合以下四点要求:每组男女各2名;参与者都为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参与者都互相认识;参与者都为同一圈子或者同一学校同一学年。这样的设定是为了消除年龄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且参与者都很熟悉他们之间能够进行更自然的会话,对于研究也是很有利的。汉语的录音和日语的录音是贾琦老师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和九州大学举行的。录音之后,把所有的录音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文字化,把实际会话中产生的顺序、沉默、重复、重音等一一记载下来。在取得贾琦老师的许可之后进行录音资料、文字资料的研究。之后再参与者的帮助下进行录音和文字化之后的原稿进行对照。最后从文字化之后的资料中抽取非TRP位置修复的会话进行研究。

上一篇:中日幼儿教育对比-以教育形式为中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