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に関する慣用語におけるメタファーの研究_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19-10-15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隐喻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投射和映射的过程。隐喻以一种默认的状态储存在人们的知识体系中,在某种刺激下就会被激活。自古以来,人类与猫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隐喻手段将猫的形象、行为的突出特征映射到人类自身上,便形成了丰富的含有“猫”字的惯用语。因此,从隐喻的角度分析日汉语中含有“猫”字的惯用语,是认识两国的社会文化的好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著作《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了“概念隐喻”,并将隐喻归为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和语言符号等领域。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经验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其中两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就是隐喻。但这种映射是单向的、部分的、有选择性的和受制约的,并且不是任意的、无章的。

在日本,惯用语和隐喻现象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的有宫地裕、国广哲弥和籾山洋介等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隐喻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并为日本动物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芳贺矢一(1907)和白石大二(1977)将惯用语的隐喻现象进一步细化,研究了与动物有关的日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并将惯用语、隐喻和动物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之后日本的动物隐喻研究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系统性研究。籾山洋介(2010)从惯用语的惯用意义与构成要素字面意义之间的关系出发,将日语惯用语分为有惯用意义而无字面意义和两种意义皆存在两类,并从比喻的角度对后者进行了下位分类。

在中国修辞学史上,隐喻一直被作为比喻修辞格中的一种来研究,没有专门的隐喻研究,后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了“隐喻学”的概念。国内的动物惯用语和动物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和汉外对比两方面。

1、 在日汉动物惯用语的隐喻对比研究方面,国内研究者对与“马”、“狗”、“猫”、“鱼”等中日两国常见的动物相关的惯用语的研究成果丰富,他们从惯用语的数量、表现手法和相似性上进行对比研究,并得出结论。比如:高瑜(2009)通过对中日两国“狗”的谚语的比较研究,总结了两国对狗的看法以及历史性变迁,由此角度分析了两国的一些历史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相卓(2014)通过对词典中所收录的与猫有关的动物谚语(50个)的研究,找出了其中日语原文与汉语译文差别较大的38个。以这些谚语为对象进行研究,总结出日汉语与“狗”相关的惯用语的五点特征,揭示了不同文化“狗”的形象和意义有所相同或不同。邓娟(2015)从认知语义学的立场分析了中日两国与“狗”相关的惯用语中对“狗”的形象的认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2、 在隐喻的工作机制方面,束定芳(2000)在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吸收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隐喻产生的原因、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以及隐喻的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李光元(2008)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结合隐喻理论、语言对比理论、语境理论和得体理论,对汉英动物隐喻从语用含义相似、相悖和相阻三个全新的角度,进行了动态的异同对比。赵倩(2010)以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概念隐喻、语境等角度分析了汉英动物成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胡小娟(2012)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日动物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及汉、英、日动物隐喻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同时,还阐释了文化差异对汉、英、日动物隐喻意义的影响,提出文化背景差异对动物隐喻意义的解读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3、 在对于不同隐喻机制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方面,前人分别在文化因素和认知原因上做出了研究。认知原因上,李福印(2008)提出,意象图式给予人们的认识活动以连贯、意义和组织结构,这样我们可以用意象图式来理解这些活动,进行推理。之后,胡小娟(2012)使用了意象图式的解释方法,以中英日三语中“狗”的隐喻意义与“狗”意义的意象图式结合,说明了认知图式是解读动物隐喻意义的认知基础,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词语的认知图式相同,那么他们就会解读出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意义,反之,如果意象图式不同,那么就会出现隐喻意义相反或隐喻意义缺省的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惯用句的日汉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惯用句和感情惯用句方面。至于动物惯用句的研究,数量虽多但研究范围尚显狭窄。此外,经过对前人日汉动物隐喻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对日语中动物惯用语的隐喻分析的文章比较少,而且大多注重的是分析文化含义,或者分析不同语言中的动物的形象,没有涉及到隐喻的形成机制。对于某一动物的惯用语中的各类隐喻机制的分析尚有研究的余地。因此,本论文将选取日语和汉语中含有猫的惯用语作为研究对象,以对其中的隐喻的形成机制进行分类研究为主,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导致日汉隐喻机制异同的原因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二、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基础

惯用语的意义产生于人的认知结构,是具有大量的系统概念理据的。认知语言学认为,经验与认知在语言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认知转喻和约定知识构成惯用语意义生成的认知基础。“猫”字惯用语的产生也是如此。猫是中日两国人民所熟知的动物,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人们对猫的各种属性(外型上瞳孔随光线变化,嗅觉灵敏,舌头怕烫;习性上爱吃鱼,贪睡,喜爱独来独往;和老鼠互为天敌关系等等)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因此,本文以日汉语中含有“猫”的隐喻概念的惯用语为考察对象,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对日语“猫”字惯用语中惯用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三、 研究(或调研)方案和思路(技术路线)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惯用语认知研究相关的先行研究,以及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首先是明确惯用语的定义,以先行研究为基础,通过词典类书籍的说明以明确本文中涉及的惯用语的范围。

第二部分,研究对象的收集整理。列举出日语和汉语中与“猫”相关的惯用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猫”这一意象在日汉惯用语中表现出的概念特征。

第三部分,对日语中“猫”字惯用语中的隐喻进行分类研究。“猫”的某种意义的背后有着特定的意象图式,使得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共同掌握“猫”的某些隐喻意义,用“猫”来隐喻具有这些个性特征的人,形成了概念隐喻。因此,隐喻在句法构成和语义方面存在的异同现象既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又与人们认知方式的共性和个性有关。

第四部分,分析影响隐喻意义解读的因素。张敏(1998)认为隐喻的心理基础和表现不是具体的视觉形象,而是抽象的意象和意象图式,也就是说意象图式是隐喻的产生机制。因此,我们只要对比出日汉惯用语中“猫”的意义的认知基础和工作机制——意象图式的差异,就能分析出两种语言中对“猫”的意义解读存在异同的原因。因此,在第二、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猫”在日汉语惯用语里的语义变化现象和特点,总结两种语言中隐喻机制;分析日汉语惯用语中“猫”意义的意象图式,就能找到认知和文化角度下日汉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四、 论文框架结构

绪论中,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总结国内外先行研究状况,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中,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惯用语认知研究相关的先行研究,以及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中,列举出日语中与“猫”相关的惯用语及各自具体的形象和意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猫”这一意象在日语惯用语中表现出的概念特征。

第三章中,对日语“猫”字惯用语中隐喻的认知和工作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第四章中,进行日汉对比,总结异同,进而分析分析文化差异对日汉惯用语中“猫”的隐喻意义解读的影响。

第五章中,总结本论文的对比分析结果,同时提出今后的课题。


上一篇:关于会话中新发话者决定策略的汉日对比研究_开题报告
下一篇:中日抹茶文化の比較研究_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