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
近几年“匠人精神”一词反复被提及,国家、企业等都在倡导培养、学习匠人精神,因此查找相关研究资料,并以此为基础,2011年开始上映的影片《寿司之神》为素材对“匠人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价值:
提到匠人精神,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从江户时代起就推崇匠人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成为日本的一个文化符号,匠人精神涉及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手工艺人,还是制造业,还是在现代企业发展都展现了匠人精神的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对一件事情的专注以及追求卓越。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匠人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如今物欲横流,浮躁风气横行的21世纪,社会需要人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匠人精神”,从国家层面倡导践行工匠精神。
本论文通过研究电影《寿司之神》透过研究以小野二郎为首的几位著名寿司职人的讲述使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匠人精神。在全球化和媒体和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匠人精神走向世界,对浮躁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论文最后分析了它对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并且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本著名企业家川崎裕一(2004)在「時代を追うより創業者が伝えた職人精神とものづくりにこだわる」中认为“匠人精神”是引领企业走向辉煌的必需品,提出要培养匠人精神,以此引领创新技术开发,保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信赖度。同是制造业的秋山利辉(2015)在《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中讲述了自己从进入木工行业,努力自我培养,直到成长为一名行业领袖的人生历程,证明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实现真正的自我,社会若想恢复凝聚力,就必须培育“匠人精神”。
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对匠人精神进行了大量研究,李德富与廖益(2016)在《中德日之“工匠精神”的演进与启示》中,分析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比照德国、日本“匠人文化”的深刻启示,诠释和倡导工匠精神所涵括的技能、职业、精神、道德和价值的多维体现,认为匠人精神有利于我国现代职业人的培养与产业经济的升级转型,提出“工匠精神指”的发扬与传承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条件。张琼林(2016)在《日本“匠人精神”面面观》中补充认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他提出日本人对于各种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的执着追求,正是日本各行各业从业者的道和骄傲。钱金川(2017)在《工匠精神回归之路》中认为国家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是关键,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任重道远。提出让工匠精神回归既需要企业家追求卓越、生产者耐心坚守,更需要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精神的培养、制度体系的激励、现有文化土壤的反思形成崇尚科学技术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国内外的这些研究都在强调我们应该学习匠人精神,尤其是国内研究者一直在表明我们要培养匠人精神,中国需要匠人精神,那么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呢,竟会让这么多的人对此进行赞扬。本论文通过对电影《寿司之神》的研究学习一流寿司职人的匠人精神,使大家对匠人精神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内容: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体会到匠人精神的存在,本论文从手工业、制造业及企业发展方面切入说明。那么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以日本知名电影《寿司之神》为中心研究匠人精神的内涵,通过小野二郎的自述以及别人的讲述展现出匠人精神的几大特点:一、注重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二、穷尽一生将事情做到极致;三、对事情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匠人精神在中国又重新被提起。而这样的匠人精神又恰恰是现在浮躁的中国所缺乏的,在最后本论文对此分析了它对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谈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了举例分析法,在第一部分中举例子分析说明日本手工艺人,制造业和企业发展中的匠人精神。之后以《寿司之神》为中心采用整理、分析、归纳的方法,整理电影之中小野二郎以及其他寿司职人的行为,从中分析匠人精神的内涵,最后归纳成4个方面--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坚持不懈,专注于一件事情以及追求卓越。最后采用研究文献法,分析匠人精神对中国的影响,点明中国的现状,以制造业为典型案例,并且分析中国为何会缺乏匠人精神,最后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