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由讲谈社印行,上下册畅销430万部。作者深刻的描绘出了在日本经济复兴的七八十年代,社会各阶层因物质空前发达反而精神崩溃,空虚孤独。本文欲深入研究《挪威的森林》中所反映的日本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及当时年轻一代的心理状况。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论文都围绕《挪威的森林》中的 “生死观” 这一主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明和论证,主要观点如下:
彭社芬所著的《现代人的孤独失落与自我寻找——论《挪威的森林》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三个方面也通过《挪威的森林》解读了当时日本人的生死观。
(1)孤独和自我寻找。《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们都不断地在孤独迷茫中寻找着自
己,强烈的位置丢失感也正反映了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无信仰和不知自己在哪里的困境。
(2)无所谓和无奈。生活在主人公眼里都是无所谓的,这种无所谓更多是因为对现实的无奈。他们都抱着“我无可奈何,并无力反抗什么,我没有理想,没有生活的目标”这种思想,因此死与生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无所谓的。
(3)象征性。即书中有很多象征性的事物。如直子所住的疗养院“阿美寮”象征着阴森的死亡世界,从始至终给人阴冷、毫无生机的感觉。
彭社芬着重描述了主人公们内心的孤独感,却并没有就这种孤独感的原因作出陈述,即并没有写出日本人独特生死观的深层原因。
而韩艳平所著的《生还是死是个问题——挪威的森林生死观》却在分析这种孤独感的同时深刻分析了这种生死观以及 这种生死观产生的原因。“生与死的统一 ——死是生的一部分。”主人公渡边的好朋友木月的死,让他深深明白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他具体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生与死的隔离——理想与感性的差异。直子的死又给了渡边沉重的打击。他终于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法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法排遣这种悲哀。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即无论一个人多么理性,面对挚爱之人之死,也将痛彻心扉。
(2)生与死的抉择——成长与责任的需求。“对待生死,也许只能在生中体会死的创痛,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无法摆脱亲近之人的死亡带来的伤痛,我们更无法逃脱自身终将死亡这一客观规律。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正视这个现实,更好的去面对生活,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即面对亲近之人的死,我们不能一度伤痛,要学会正视现实。
(3)心灵的生与死——孤独与虚无的状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日本,人的物化与异化十分严重。人们在匆匆忙忙、表面充实的生活中体验的却是无尽的孤独与虚无。 《挪威的森林》让我们细致真切的体验到现代人心灵死亡的种种方式。韩艳平在此提到了人们感到孤独与虚无,是因为物质的发展使得人性物化、异化。
本文欲在韩艳平分析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日本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死观产生的根源,深刻分析这种物质高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空虚感乃至精神崩溃的原因。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书中的年轻人抑郁、彷徨、恐惧、反叛甚至颓废,仿佛在“挪威的森林”中那样迷失了自己,书中反复出现的一段话,令人深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一部小说,二分之一的配角自杀,这种高比例死亡的小说确实骇人心魄。难道《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自杀型的小说吗?而这句令人深思的话是本书给出的唯一答案。这就是日本文化中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日本人对待生死的观念是极其独特的。《挪威的森林》中,木月,直子,初美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中国人感觉中的不可理喻。他们觉得死亡是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是一种无法摆脱生活痛苦的最后选择,是一种自我的解脱,是生存的另外一种形态。本论文就《挪威的森林》对日本人的这种生死观进行深入探究,具体探究出这种生死观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