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语言能够反映时代,而流行语是当下时代的反映。流行语在某个时期出现,能够直接反映当下社会大众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关注点,是十分具有社会意义的词语。中日两国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出现年度流行语的评比活动。在中日两国社会急剧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腾飞的社会背景下,流行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中,可以说是人们越来越关注新的语言现象及其变化的一个标志。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对于年度流行语的总结发布也变得重视起来,成为了每年都不可缺少的活动。通过对流行语的探究,能够了解到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情况的变化。本课题通过对中日双方的2018年度和2019年度的流行语进行对比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日社会近年来的特征,并明确中日双方的社会关注点。
国内外方面对于流行语的先行研究,大多是以几个个例为中心进行研究对比,也有从语言结构、语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流行语作为与时俱进的语言现象,未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对于流行语的研究的重点不同,国内的学者大多数是从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和流行语本身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国外的学者则是把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方面的研究。
国内方面,流行语的研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从流行语的形成到传播,以及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等都有相当的研究存在。韦小燕在《中日流行语产生原因对比分析》中针对一定范围的流行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当时中日流行语产生的客观前提和客观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两国的流行语的对比分析文化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对于流行语的研究也是每年都会有新的内容。方海燕在《论中日流行语的特点及研究价值》中指出流行语作为具有文化含量和价值的思想载体,对于研究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历史人文是重要的参照物。研究社会问题时,有必要加入流行语的视角。
国外方面,对中国和日本的流行语分开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很多,而且研究范围也不仅仅限制在流行语,新语的研究也有涉及。国外利用数据对于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特征进行说明的文献有很多。上村健太郎在《新語・流行語の使用の経年の変化》中针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期限,利用Google Trends分析得出流行语的使用寿命在一年到二年。人们对于新流行的事物的关心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因而对于流行语的盛衰原因等课题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別司大典在《新語・流行語ーーGoogle Trendsを利用して》中通过利用Google Trends对流行语的流行趋向进行分类,然后把握每一个分类的流行语的动态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流行语和新语的产生速度要比以往更快,尤其是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的速度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比新语更加迅速。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两年流行语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各自的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列举具体流行语实例进行分析,以达到直观的对比研究。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研究两者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差异,比较双方社会文化的关注点,也能更好的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减少双方文化上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