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校园欺凌作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日本也是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园内尤其突出,校园欺凌事件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别的社会现象,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有着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并且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研究学者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同学之间关系问题,言语的不和,而且已经上升为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严重的甚至到达自杀地步。因此,研究校园欺凌状况、原因、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
关于校园欺凌,中日两国都各自进行了很多先行研究。特别是日本,不仅是校园欺凌研究学者,文部省、教育委员会等也发表了许多与校园欺凌问题有关的文件,以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现、应对、防止为中心展开进行研究讨论。例如:文部省每年都会进行的“关于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动等学生指导诸问题的调查”、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校园欺凌问题最近的动向”、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的“欺凌问题跟踪调查”等。当然,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也有很多,日本学者尾木直树在《如何克服欺凌问题》中分别以“中野 富士见中学欺凌自杀事件”、“爱知 大河内清辉君欺凌自杀事件”、“北海道泷川市女生自杀事件”、“大津自杀事件”作为高潮将日本校园欺凌问题的社会化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日本学者森田洋司在《何谓欺凌:教室问题 社会问题》中提出了校园欺凌“四层构造”理论。将校园欺凌现象分为四层,分别是:欺凌者、被欺凌者、观众、旁观者。此外,小林纪子·吉田嘉高的《校园欺凌自杀和教员的指导教育理论》和酒井亮的《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考察》中,还从临床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欺凌现象进行了分析。
在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欺凌现象进行研究,学者张文新首先在我国进行校园欺凌现象研究,对奥维尤斯问卷进行修改,以山东省和河北省9000多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校校园欺凌比率高于大学校园欺凌,其中小学生被欺凌或欺凌的比率高于初中生。学者刘晓梅在《以复和措施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中提出与其采用“以惩罚为主”的报应性手段进行矫正,更应该提倡采取复和措施。2016年向宏宇、闻志强在《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止经验与启示》中,主要以《校园暴力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中心展开讨论,对政府、学校等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系统分析。
从中日学者对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的热衷程度,可以看出,在如今校园欺凌问题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每个国家的重视。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知,国内外学者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校园欺凌问题背景、现状等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为全面的结论。并且从社会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探析。但是,由于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缺乏统一的界定范围,国内外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手段等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导致学者们进行原因归结时存在着很多分歧,研究结果也因各国不同文化有所差异。因此,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跨文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其次,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时间较短,研究资料也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而且,在日本,由文部省、教育委员会等政府机构主导的研究很多,在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方面,有来自国家、政府的政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支持,而在中国则缺乏相应机制。因此,本文加大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日本中小学校校园欺凌现状的分析,搜集归纳有关日本中小学校校园欺凌的资料, 并按照一定的类别分析整理文献资料,其中重点查找有关日本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个人防止欺凌现象严重化的对策相关资料,对其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得到启示,提出个人建议,达到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目的。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威胁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目前,各中小学校园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较为抽象,缺乏实效性。导致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受到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研究校园欺凌状况、原因、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日本校园欺凌现象的频发,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为此,本课题以日本为例,在介绍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学校等教育机构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达到一个新的认识,为研究如何把学校变成学生安心学习的场所,变成教书育人的圣地提供借鉴,而且对青少年解决人际关系,维持稳定的校园秩序,树立教师的威严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同时,本课题对日本政府防止欺凌现象严重化的对策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启示,提出个人建议,希望社会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有全方位系统化的了解,正确认识校园欺凌事件。也给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在校园欺凌事件的治理上,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并以此达到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