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暴力和救赎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8-16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暴力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话题,也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素材。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就存在着诸多对暴力的描写,在他的作品中暴力是个宽泛的概念,他把一切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与威胁的行为都纳入到暴力的范畴。村上春树曾用英语说了这样一句话:Violence,the key to japan.(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这一观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以体现,暴力一直都是贯穿村上文学的主题。但是遭受暴力摧毁和施以暴力的主人公最终得到救赎才是作品中的魅力所在。在村上春树笔下,暴力与救赎是相辅相成的。

方阿离(2009)在《试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暴力和救赎》中提到村上春树创作的《海边的卡夫卡》从本质上来看是一本成长小说,遭受到暴力损伤的主人公们痛苦地挣扎于受到某种因素损害的缺憾人生之中不断成长,摆脱了暴力的控制,得到了自我救赎。吴俊杰(2014)在《论村上春树文本中的暴力书写与灵魂救赎》中提到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有直面暴力的书写,同时也提出了文本中的主人公是从爱中获得新生,使暴力的冰河得以解冻。小森陽一(2003)在《村上春樹論——『海辺のカフカ』を精読する》中虽然对《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批判,但也认可了村上春树作品中暴力与救赎的现实意义。书中提到,出现全球化PTSD症候是进入21世纪之后,村上春树的书在这个时候进入人们的视野里,确实能给读者们带来“疗愈”效果。杨超(2006)在《村上春树作品暴力性的由来》中提到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暴力,他作品里的人们虽然饱受暴力的伤害,但是也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抗争,这种反抗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自我救赎。吉田春生(2001)在《村上春樹とアメリカ——暴力性の由来》中提到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揭示了暴力背后的人性之恶,同时作品中也表明了他的救赎观,那就是主动逃离暴力意识束缚,让自己变得强大,斩断暴力的链锁。

综观中日两国学者的先行研究,目前对村上春树作品研究的期刊论文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对以《海边的卡夫卡》为代表的村上春树转型之后的作品及其思想的解读,并不是很多。并且这些论文中只是就作品中的暴力和救赎进行研究,并没有探究作品对现代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试图对村上春树作品中暴力与救赎的具体表现进行整体的考察,并且分析出文本中主人公暴力的本质,主要分别为复仇意识和反抗意识,然后归纳分析作品中身陷暴力的主人公们是如何得到救赎的,从而探究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暴力与救赎对现代人来说有何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村上春树作品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对许多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灵魂的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村上春树作品中对暴力的书写,成为日本当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有书评称“其文本中有一种神秘力量”。因此,对村上春树的作品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有益于探究作品本身的文学意义,也对深入研究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暴力与救赎的现实意义深有裨益。

上一篇:从流行语看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论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利己主义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