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餐桌酒文化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8-14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酒不成席”的俗语便鲜明地体现出酒在日常宴饮中的地位。除此之外,酒不仅在宴席上不可或缺,即使在居家百姓的餐桌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亲朋好友来访要喝酒,家人团聚要喝酒,节假日休息日也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人们经常在宴席上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助兴。可以说酒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密不可分,构成了色彩斑斓的酒文化,同时也折射出民族的文化特点。

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徳、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因此对中日两国之间餐桌酒文化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日两国酒的源远流长

学者徐少华在《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中指出,关于人工谷物酒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狄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之说。1983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杨眉杨家村二组出土了一组新时期时代的陶制酒器,共有5只小杯 、4只高脚杯和1只陶葫芦,有5800~6000年历史。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最晚在大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诞生了人工谷物酒。人工谷物酒的诞生标志着酒文化的实际诞生。

在《日本社会的酒文化原点及其社会功效》中学者秦颖指出,据《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历史文献记载,日本大河时代(公元4-6世纪)以后,由于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产量的提高,以水稻为原料的酿酒技术在日本国内逐渐得到发展。

而日本酒的的根本起源于中国,中华文化对日本酒的影响可谓深远。学者李艳君在《日本人与酒》一文中提及日本酒的起源时指出,大约2000年前,中国浙江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传播到了日本,日本的造酒文化由此产生,后来的风土将其精炼并发展成现今日本独特的酒文化。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酿成的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的象征。在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盛唐文化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中日酒文化之现代社会的功能

所谓文化,就广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酒文化就是指以酒为特质的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从本质上说酒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术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社会心理、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学者田耀婷在《浅议发扬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一问中从酒文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意义、对政治的意义、对文化艺术的意义、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等角度分析了酒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功能。在酿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与酿酒有关的技术和技艺应用到其他方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古至今,酒在政治、军事家们手里,就成了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武器。从“杯酒释兵权”到“对酒当歌”、“青梅煮酒”,再到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台酒招待,打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由此可以看出酒文化对社会稳定,建立外交关系等政治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学者何秀贤、庄小将在《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和谐社会视角下酒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之一》一文中从酒与政治、酒与经济,酒与文化教育、酒与社会生活、酒与文学艺术等角度分析酒的社会功能。而学者吴慧颖、张秀军、张晓在《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形态与特点的探讨》一文,则侧重于从酒文化的精神价值来分析,其更突出的体现在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上。分别从酒与诗歌、酒与小说、酒与散文、酒与戏剧和曲艺、酒与书法、酒与绘画的关系方面论述酒的社会功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日本社会中,酒这种曾经的“神酒”、“天皇之酒”历经历史的变迁,脱离了其原有的神秘、高贵的色彩,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使日本社会的酒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产生了新的社会功效。学者秦颖在《日本社会的酒文化原点及其社会功效》一文中分三部分来分析,即节庆与饮酒、人生礼仪与饮酒、现代人际交往与饮酒。日本的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正月新年与屠苏酒、女儿节与桃花酒、祭典与敬神酒等。酒与日本人一生相伴。对于日本人而言,酒不单是醉人之物,也是人的社会化成长的见证,如成人礼与酒、婚礼与交杯酒、葬礼与安魂酒等。此外,日本是一个小集团现象比较突出的社会,小集团的形成及其稳固都需要其成员之间不断沟通感情,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喝酒。在日本,职场不仅仅是工作、劳动的场所,更是家族的延伸。所以,酒在日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酒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对于协调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维系日本社会等级秩序和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其酒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对于更加深刻的了解并认识日本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本课题的任务旨在通过总结先行研究资料文献,搜集分析中日两国酒文化对比的资料,从中日酒文化的异同的视角出发,分析对比中日酒文化的异同,进而为更好的深入了解日本社会独特的宴席酒文化特征,加强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论文主要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中日酒文化的相同点

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都是农耕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产物。中国酒的历史漫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酒”这个字。在《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等诗句,都表明我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日本方面,据《三国志》中<东夷传>里所记载的内容,如“倭人、嗜酒”以及“葬礼时喝酒,作舞”可知古时日本人亦有饮酒习惯。

(2)酒已构成人们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在中国,酒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酒不成席”、“无酒不酬宾”。邻里把酒讲和睦,夫妻把酒偕白头,老人把酒庆福寿等等。在现代日本社会,喝酒更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通过喝酒聊天的方式,既可以排解紧张的情绪,也可以通过喝酒交换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中日酒文化的相异的特点。

在种类方面,中国白酒一般度数比高,一般在28-65度之间;日本的清酒度数一般为15-16度之间。日本的烧酒酒精度比清酒酒精度稍高,一般为25-45度不等。中国人喜欢饮用酒香浓郁的烈酒,而日本人则喜欢口味清淡的清酒。

在酒的命名方面,中国酒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以产地命名。如以“国酒”之称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有以酿造原材料命名的。如五粮液是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成,因此将它命名为“五粮液”。还有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反应在酒名上。如在中国唐代“酒”称为“春”,许多名酒冠以“春”字,现在的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还保留着这一文化传统。日本酒的命名与中国酒命名有相似之处。如以产地命名的酒有天野酒、江川酒等;以酿酒方法命名的有“菊酒”等,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酒以“松”、“竹”、“梅” 、“桂” 、“菊”等命名较多;而以植物命名的清酒也很多,如“松竹梅” 、“樱正宗” 、“寒梅” 、“菊水”等;以动物命名,如“白鹰” 、“白鹤” 、“泽之鹤”等,从日本酒的命名亦反映出日本人热爱大自然,并与之共生共存的自然观。

中日在饮酒习俗方面,中国人饮酒喜欢一饮而尽,以此来体现彼此的诚意与豪爽。酒桌上寻找各种名目繁多的理由干杯敬酒,宾主共饮,形成一派热情高涨的饮酒氛围,干杯似乎成为宴请亲朋尽显诚意的一种宴饮文化。与中国不同,日本人一般不劝酒,也不猜拳行令。日本人也常喊“干杯”,但未必喝干,只是号召大家一致行动起来喝酒。至于其他方面的饮酒习俗差异笔者也将会在论文中作进一步的分析。


上一篇: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敬语误用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