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卡哇伊文化”的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8-09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自1970年代以来,“卡哇伊文化”风靡日本。不同于中文里“可爱”的含义,日本的“卡哇伊文化”是在当今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愉悦”“自在”的心理需求下,对于这种“可爱”的追求日益增长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由于越来越多人重视着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同时推进着这种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这种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孕育出了日本独特的“可爱经济”,这也成为了日本经济不可缺少的支柱之一,“可爱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对日本影视业的推动和发展,更延伸至日常生活:比如服装业、饮食业等等人们日常生活及其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一趋势的影响,日本的“卡哇伊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行和普及。利用文化产业的出口,尤其是动漫影视业,极大地向世界各国推行“卡哇伊文化”。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不仅向世界输送一种经济思维,更是传递着一种文化思维。但另一方面,日本“卡哇伊文化”也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对待“可爱经济”、“卡哇伊文化”人们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卡哇伊文化”是童心未泯的象征,但也有人认为“卡哇伊文化”是不愿长大的日本人逃避残酷现实的衍生物。

国外方面,对日本“卡哇伊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很多。曾沢まりえ(2010)在《可愛い文化の背景》中向我们介绍了日本“卡哇伊文化”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形式,就“卡哇伊文化”在世界范围中的流行现象及在其背后所存在的幼稚化等问题,从符号论和交流学方面进行了阐述。石田かおり(2012)在《日本のカワイイ文化の特質・来歴とその国際的発信について》中从日本“卡哇伊文化”的特点出发,指出日本“卡哇伊文化”近年来,借助动漫、时尚服饰等手段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今后其在海外的发展也将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入戸野宏(2016)在《かわいい感情の心理学モデル》中从“卡哇伊文化”的意义及发展历史着手,阐明了“卡哇伊文化”虽然反映了日本人不愿长大、逃避残酷现实这一现象,但它在唤起人们共情和共感的应用心理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国内方面,围绕日本“卡哇伊文化”进行研究的人也很多。张彦萍(2012)在《论日本的可爱文化中》针对“卡哇伊文化”的含义、文化背景及其弊端进行了讨论。她也表明了如果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卡哇伊文化”也将会得以发扬及持续发展这一观点。赵浩政、刘常春(2011)在《透析“可爱文化”的“大众需求》一文中表明,全球化是日本“卡哇伊文化”迅速影响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可爱化的商品也成为了人们的新宠。同时,大众的“儿童化”“可爱化”的心理倾向和试图逃避现实社会压力的心理特征也促进了“卡哇伊文化”的兴起和流行。而胡洁(2012)在《中国式“可爱文化”在动漫产业中的崛起与展望》中全面呈现了她对中国式“卡哇伊文化”的期望,并进一步表明在日本“卡哇伊文化”席卷全球的同时,我们更应当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推广出中国式“卡哇伊文化”的动漫品牌,赋予中国式“卡哇伊文化”自身的生命力。

综观中日两国学者的先行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研究日本“卡哇伊文化”自身的表现特征、历史变迁、发展背景的论文数量较多,或者是针对其对社会的经济、人文方面带来的双重影响进行研究,并没有对日本“卡哇伊文化”能够在海外、尤其是中国能够如此风靡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日本“卡哇伊文化”优缺点的分析比较,了解掌握日本“可爱经济”的完整产业链及其运作模式,对日本“卡哇伊文化”的海外传播方式和手段进行整体考察,并且探讨它对中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启迪借鉴,从而进一步掌握和了解日本“卡哇伊文化”发展的全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研究日本“卡哇伊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家对日本全方位的把握和理解,不仅限于日本的“卡哇伊文化”,而是进入到更内在的日本社会。该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即其在日本国内所带来的“可爱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在亚洲、美国等地也掀起了“可爱商品”的经济热潮。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中国借鉴日本发展自身文化的经验教训,使中国在全球化大趋势中,运用海外传播等手段,向各国介绍、分享具有自身特色的“卡哇伊文化”。从而能够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民族竞争力。

上一篇: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