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
无常观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思想,对于无常观的研究著作数量是十分多的。内容涉及日本无常观的历史形成过程、无常观对日本诸多文化方面的影响等。在韩立红博士的《日本文化概论》一书中就有对于日本无常观的详细介绍。佛教在6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后,佛学思想中的无常思想与日本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日本独有的无常观。这种无常观对日本人的文学、生死观等诸多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能体现出无常的思想,日本的和歌、俳句等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到“无常”一词。此外,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也潜在着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和诸行无常的想法,这种无常的思想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也各不相同。
其次,对于川端康成的研究首先以传记为主,比如叶渭渠学者所著的《川端康成传》、谭晶华博士的《川端康成传》等作品,都对川端康成的生平,以及其文学作品等有了详细介绍。在由中、日、韩、美四国共同编著的《不灭之美:川端康成的研究》一书中,对于川端康成的美意识、生死观以及其作品中体现的佛教思想都有了全面的详细介绍。
《山音》是川端康成的一篇战后短篇小说,主要以主人公信吾为中心,描写了信吾的妻子保子、战后归来的儿子修一、儿媳菊子、离婚后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的女儿房子等众多人物形象。对于《山音》这部短篇小说的研究文献也有很多,许多研究著作以川端康成的战后文学作为主体进行了研究。在唐新艳学者的《浅析川端康成战后文学创作中的战败因素——以<重逢><山音>为中心》一文中,分析了战败对川端康成创作的影响。作者认为《山音》中主人公信吾通过梦境流露出来的对死亡的恐惧,其实也正是川端康成自身情感的流露。川端康成在致力于表现传统美的同时,也没有脱离现实,而是再现了战败后凋敝的民生和残酷的现实。在张西艳学者的《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解读川端康成的<山音>中的梦》一文中,作者以《山音》主人公信吾的梦境为中心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川端康成通过这些贯穿全篇的梦境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解读这些梦境,并结合川端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可以看出川端作品中永恒的少女情结和战争的阴影。
如上所述,研究川端康成与《山音》的文献资料是十分丰富的,但是研究川端康成的无常观的文献不是很多,本论文就将基于上述研究通过其短篇小说《山音》简单探讨川端康成的无常观。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山音》是川端康成战后完成的小说,文中描绘了日本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日本战败后的社会现状,特别是作品中也渗透着战败后日本人的无常思想。本论文就将通过对小说《山音》的分析,简单探讨川端康成的无常观。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也因为具有民族性而广受好评,从一定程度上说,川端康成的无常思想也在日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通过研究川端康成的无常观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川端的其他作品,也可以对日本人的无常思想有一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