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色彩词是感知、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各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信仰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以及不同的感情喜好。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色彩文化是众多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项。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而这些象征意义背后隐藏的民族色彩心理及其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国内方面,研究中国人的色彩审美心理的专家也有不少。有人把研究的触角伸及至史前时代,因为色彩审美心理的发生和史前人类精神的成长是相伴随的。查源知流,才跟更有利于了解中国色彩文化的内涵。陶魏青在《中日基本颜色此的异同分析》中就认为,传统之下,“红”是中国的崇尚色,而“白”为禁忌之色,这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刘馨苑在《中日两国关于色彩的象征性》中认为,日本原生于岛屿之上,其一切皆有自然所赐,对于自然有着无尚的崇拜与热爱,也是日本人色彩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田少煦,徐丽君的《中日色彩文化比较:基于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文章中也提到,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也在当代中日色彩文化的发展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国外方面,日本色彩学家千千岩英彰在1995年、1996年两年内对世界范围内20个国家的60所大学里的5500名大学生就47种颜色的色彩印象、色彩意味、色彩意象和色彩喜好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99年发行《世界色彩情感图典》一书,结果显示,色彩心理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人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教育程度、职业、性格等各方面原因。存在差异的同时,两国对于色彩的喜好也有共同之处。比如:稻叶隆在《日本色彩学会志》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以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等七个国家的人民为对象,就生活领域内各个国家的颜色偏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对于白色的偏好是共通的。另外,苏红在《色彩语的中日对比研究——以红、黄、黑、白为例》这篇文章中也表示两国对于基本颜色词的认知基本一致,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具有个人差异性和普适性。
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从中日两国色彩文化出发,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中日两国色彩意识形成的原因。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对于红白两色的应用实例以及具体情形下的象征意义的分析,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角度以探究中日两国人民的内心精神。通过该课题研究,可以让我们对中日两国色彩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内涵。另外,由于文化的共通性,中日两国关于色彩的认知也与很多相似之处,能够让我们增强相互理解,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2.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以中日色彩文化为主题,以红、白两色为例,深入探讨中日两国色彩文化的异同以及两国人民色彩意识形成的根源。本课题先对中日两国红白两色的语源以及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介绍,其次分别介绍中日两国对于“红”“白”的具体使用实例以及象征意义上的异同。例如在中国,婚礼庆典等喜庆的场合多用红色来代表一个美好、吉祥的寓意,而办丧礼的时候多用白色;在日本,人民崇尚白色,白色象征着纯洁、高雅、生命力,而红色在一些情况下带有贬义的色彩,比如「赤字」一词的意思“入不敷出”等。接着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角度分析上述色彩意识形成的根源。中日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这成了中日两国色彩观共同的基础。但是,中国人对于色彩的认识最早是由“五行”、“五色”而来,而日本人的色彩观基于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
预计解决的难题: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对于红白两色的应用实例以及具体情形下的象征意义的分析,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更深层次的角度以探究中日两国人民的内心精神。
3.研究方法:
分析整理文献资料,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使用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大量阅读相关资料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总结前人对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研究资料内容对课题作初步了解。阅读与课题相关的前人的书籍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进一步去探讨研究色彩心理形成的愿意。然后加强对相关文献的理解,收集相关论据,列出自己的观点,大量收集材料用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