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色彩语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6-22

研究现状:

色彩语能反映各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中日两国同属于汉文化圈,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频繁而丰富,在多个时期都有交集,因此两国文化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这在色彩语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中日两国语言中,色彩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两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交流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心理则使得两国的色彩词在文化内涵上既有着相同点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国内对色彩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也主要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最初并不是去探讨颜色词的来源、范畴,而是比较关注颜色词的翻译以及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等方面,例如吴东平的《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2000年)、叶军的《现代汉语色彩研究》(2001年)、叶渭渠和唐月梅的《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2002)、魏丽华的《中日文化中的色彩语的隐喻意义》(2003)、黄晓君的《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2013)、苏红的《色彩语的日中对照研究》(2013)等著作。

与此同时,在日本关于色彩方面的研究也开始盛行起来。例如,武井邦彦的《色彩語彙の歴史》、伊原昭的《日本文学と色彩語》、孙胜囡的《日本語の色彩語の特徴及びその文化背景》、大河内康宪的《中国语的诸相》、柴田武的《色彩语的体系》、矢野光治的《现代汉语における色彩语的表象》等作品。由于语言的多样性及发展的迅速性,因此有关色彩词翻译和文化对比的研究一直是色彩词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更新。

代表性观点:

对于中日两国色彩语的起源和发展,各路学者都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在根源上,中国的传统色彩还是受中国古代五行学说深刻影响。在五行学说里,红色指代似火的夏季;白色则代表肃杀的秋季,因此从古至今,红白两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日本,因为受神道教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白无垢”“赤不净”的观念,因此,红色和白色这两种色彩在中日两国人民的观念里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吴东平在他的《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一书里,在引经据典的同时,也详细叙述了从传统到现代,白色、红色等色彩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扮演过的角色。在此之中,吴东平还叙述了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尊贵、神圣的色彩、白色是纯洁的象征、的客观事实,并研究了在古代以及近代的中国人的色彩观里蕴含着的传统文化。

孙胜囡在《日本語の色彩語の特徴及びその文化背景》一书中,在详细分析了日本色彩语的特征、基本色彩语体系以及以基本色彩语为中心的色彩语的转义用法等问题的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色彩语与日本文化、民族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针对中日色彩语的比较研究,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魏丽华在《中日文化中色彩语的隐喻意义》一书中以白色、红色、黑色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日色彩词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点。除此之外,她还详细陈述了日本色彩词在日本各个时代的比喻意义以及中国的色彩词中蕴含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特征。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在学校图书馆、学院图书室、互联网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仔细解读,在整理各家的观点的基础上并对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希望从比较中日色彩语这个点出发,通过对于现有文献的解读和思考,对于色彩语这层文化外衣之下蕴含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度的探究。

待解决问题:

在中日色彩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作者的观点以偏概全,不够深入彻底的探究中日色彩语异同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的问题。 很多学者在具体分析中日色彩语差异的时候都会提及中日的传统文化,但是没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原因和民族心理等因素,因此,所得出的部分结论并不能很直观的反映出中日两国色彩语差异的源头所在,反而会让读者更受困于文化这个范畴之内。这是需要笔者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研究意义:

笔者从跨文化的视角将中日基本颜色词——红、白的异同进行对比,从红色和白色分别在中国和日本的意义以及运用出发,结合中日两国的不同文化心理和历史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日本的色彩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避免在今后的多元文化交流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其丰富多样的色彩语展现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用语迅速流行,传统的色彩语似乎得不到它应有的继承和发展。面对饱含着文化元素的色彩语,我们会渐渐淡忘它最原始的定义和来源而逐渐忽略色彩语的存在。但作为传统文化中精彩的一页,它需要我们铭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展现中国传统色彩语的独特魅力,以此加深普通民众对它的认识,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的重视,积极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上一篇:关于中日临终关怀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关于中日色彩语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