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临终关怀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6-22

一、研究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而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日本、香港等60余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中国,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无治愈希望的晚期病人为对象,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包括心理关怀在内的全面照护实践。然而,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独特的社会背景,在传统死亡观与伦理道德观的束缚,相关政策及机制的不完善,加之经济现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下,临终关怀在发展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自80年代起步至今,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中国临终关怀事业正在曲折与发展共存的道路中慢慢成熟起来。这一过程中,作为亚洲国家中早期开始研究临终关怀学科的日本显示了其巨大的引导作用。日本与中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相近的传统观念。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在文化发展方面也一直处于东亚国家的领先位置,可谓是中国理想的学习与借鉴对象。近年来,日本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硕果累累,例如《ふたたび終末期医療について》、论文集《死生学》等。然而,日本临终关怀学研究已进入对具体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阶段,与中国所处的理论研究阶段有所错节,因此我们更需要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纵观其发展历程,从中汲取具有参考价值的部分。

当然,几十年间中国学者的研究也硕果颇丰。例如,孟宪武的《临终关怀》是我国迄今最为全面系统的临终关怀专著,有别于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文献,该书对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虽然关于中日两国的对比研究并不多,但通过这些文献的研究,对本论文整体思路的进展有很大帮助,对中日两国临终关怀的研究现状与其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代表性观点

在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体制不完善,传统伦理观念影响造成的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及接受度低下等难题。而在日本,临终关怀普及度虽已远高于中国,但日本学者及社会团体等仍指出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课题,中日学者进行考察研究,提出了众多观点与意见。现具体列举其中部分论文或报告书中阐述的代表性观点。

孟宪武在其著作《临终关怀》一书中,不仅对临终关怀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操作等做了系统的论述,还对死亡学,安乐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在书中指出,现代临终关怀观念中蕴含的尊重生命,提高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等深刻的社会伦理价值及“接纳死亡”这一唯物主义生死观其实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溯到根源,并提出了“儒、道、释”三种思想流派及古代医学中各自都蕴含着与临终关怀理念相符的思想特征。这些理论上的探讨,对中国当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柳田邦男在《いのち 8人の医師との対話》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日本社会中,医师在治疗患者生物学上的苦痛同时,更应该尊重晚期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并在书中提出了现代医疗中人性的复权这一概念。不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的研究中,都在反复强调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支援与人道主义关怀。

三、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重在对两国临终关怀的比较探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第二,在国际上对临终关怀无明确定义的情况下,简要介绍其中涉及的为当今普遍接受的专业术语解释。第三,对中日两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进行对比分析。第四,从设施,政策,临终关怀队伍及人员配置,以及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四个方面对中日临终关怀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并简要分析其原因。第五,结合日本的发展经验,提出其对中国临终关怀事业今后发展的启示。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内容概括,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概括地说,本论文采用整理分析参考文献与归纳总结的方法,试从临终关怀起源地的西方、亚洲国家中发展较早的日本、发展起步较晚的中国三个范围来收集资料,并将资料以学者研究、政府文件、调查报告、学术专著等类型进行分类。笔者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其进行思考,从中寻找两国现状异同,最后充分做到观点论据相互对应的基础上,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对中国的提示。

四、待解决问题

在长期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传统观念束缚以及对死亡的主观恐惧等因素的影响下,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一直遭遇着相当大的阻力。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在这一趋势中,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洲兴起,近年来在日本与中国也有了较大发展。

尽管面对着众多阻力,中国学者在多年的努力中仍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在日本,由于比中国更早期开始对临终关怀进行研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临床操作方面,其研究成果都更为丰硕。然而中日各自对于本国的临终关怀研究虽已有发展,但针对两国的对比研究资料却十分缺乏。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上的牵绊使日本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两国临终关怀事业的比较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五、研究意义

中国临终关怀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癌症死亡率居世界前列的社会背景下,临终关怀的巨大社会需求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然而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却没有期望中的顺利。传统死亡观与伦理道德观的束缚,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足,死亡教育的缺失等等都是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强大阻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思潮也在不断进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的临终关怀对于人文关怀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临终关怀正在慢慢成熟起来。在此过程中,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作为中国近代以来主要的学习对象,对中国今后如何打破传统观念束缚,逐渐走出“否定死亡的社会”,迎来尊重生命接纳死亡的时代必然带来巨大的借鉴意义。

当今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在经济之外,人文领域更需要跟上世界的发展脚步。如今已不再是对“死亡”一词闻之色变的时代,直面死亡并维护每个人最后的生命尊严是今后世界的共同趋势,而中国必然也在其中。与中国拥有相近传统观念的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开始研究并开展临终关怀的国家之一,比中国更早走过这一艰难的历程,为中国临终关怀事业今后如何发展提供了参考。研究中日临终关怀的发展历程,对比其现状并从中汲取对中国有益的启示,对中国今后借鉴日本临终关怀推广方式与发展模式,从而推进本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中日两国鸟信仰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中日色彩语的比较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