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作家,其作品在近代日本文学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鼻子》是芥川龙之介于1916年发表的小说,一经发表就大受文学大家夏目漱石的赞赏,使得芥川一跃成为文坛新秀,奠定了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国内外对于芥川龙之介的研究自他生前起就经久不衰。
从作家论出发,日本学界对芥川龙之介的评价褒贬不一。对芥川进行否定性批判的代表人物有小林秀雄、宫本显治等人。小林秀雄认为芥川只是具备感性神经的作家,并无理性。其观察人生的角度羸弱而敏感,因此无法从其作品中体会到理智的热情。宫本显治虽对芥川的文学抱有一定肯定态度,但批判芥川身上存在小资产阶级属性的局限性,认为芥川所背负的痛苦只是知识分子的怀疑和清高。大山郁夫也同样从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一角度出发,以当时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为背景,认为芥川自始至终都只是资产阶级的赞颂者,其自杀行为也并非只因“茫然的不安”。以上观点都相对合理的阐释了芥川身上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阐释与其说是对芥川的批判,不如说当下时代性的体现,而芥川不过也是时代的牺牲品。与此相对的,关口安义、吉田精一、福田恒存等人则较为中肯地从多个角度专攻切入对芥川做出了分析。关口安义以芥川文学和中国的关系为切口,论述了芥川文学的“社会性”,认为芥川是一位关心社会主义的作家,在那样激荡的时代背景下,芥川所寻求的是精神自由,芥川所进行的是艺术工作者永远的课题;吉田精一在其作品《芥川龙之介》中以实证法为手段,统分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时代、作品等四十个部分对芥川进行了极为客观中肯的系统论述。吉田认为无论是批评也好赞颂也罢,都必须在了解芥川文学具有何历史意义,了解芥川独特创作风格背后的意义之后才能进行;福田恒存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日西比较、芥川文学与古典的关系中分析阐述芥川,认为其没有用主题决裁人生和历史,只是给自己的羞怯之情寻找了一个画框,再在这样一个西洋式的理性画框中,填充自我情感。在《芥川龙之介Ⅰ》之“关于古典与现代”中,福田还以芥川对古典的态度论述了古典之于芥川的意义,随后发出不知文坛是否还能再有芥川这样赤诚面对古典的作家之感叹。这些中肯且具代表性的论述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芥川研究,为后世沿用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
在作品论方面,日本的专业研究者有佐古纯一郎、宫坂觉、三好行雄等。佐古纯一郎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中从宗教切入芥川文学研究,通过芥川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及文本分析挖掘出芥川文学中蕴含的宗教深意;宫坂觉同样将目光聚焦在芥川与基督教文学的研究之上。其代表作有《Spirit芥川龙之介<作家与作品>》、《芥川龙之介作品论集成第六卷<河童•齿轮:晚年的作品世界>》、《芥川龙之介作品论集成别卷:芥川文学周边》等。在《Spirit芥川龙之介<作家与作品>》中的作品与鉴赏部分选取了芥川龙之介各时期经典作品,如《罗生门》、《鼻子》、《基督徒之死》等,再以精妙准确的鉴赏方式对作品进行赏析。谈及作品论研究,不得不说的还有三好行雄。三好行雄通过论述芥川代表作品,提出了很多芥川文学的新视点,以《齿轮》为例,三好曾评价这部作品以结构严密,毫无破绽的语言写出了走投无路的迷茫与衰弱的神经,并认为这部小说存在着“超越时代向现代述说着的重要意义”。
与日本学界相对,在中国,对芥川文学的研究得从鲁迅说起。鲁迅在1921年将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译介入中国,其中就有《鼻子》。中国学者对于《鼻子》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多数都以最为突出的“利己主义”作为突破口研究。或以《鼻子》为文本分析芥川的内心及自我,如陈世华、周建丽就以《鼻子》主人公内供的形象塑造为思路,认为内供是芥川内心孤独与自我嫌恶的投射。冯娟则对“鼻子”这一意象进行深入分析,以证“鼻子”是芥川的自我隐喻,芥川通过“鼻子”这一意象表达自己,主张自我。而肖书文从《鼻子》中体现的宗教角度出发,指出佛教与芥川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篇小说还隐含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就是立足于宗教拯救的角度,围绕着人生境界所做的一种探求和挣扎。《鼻子》的深刻寓意,是芥川思想中的内在矛盾,即佛家拯救思想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这种思想的日益怀疑甚至批判之间的矛盾”。除却“利己主义”“佛教”等研究角度,中国研究者也常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分析芥川及芥川文学眼中的中国。或对芥川文学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分析阐述,如孟庆枢《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邱雅芬《章炳麟对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之影响》等。
综上,可以发现日本国内在芥川文学研究方面多以著作呈现,系统全面。且其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完善。中国国内有关芥川文学的研究则以期刊及硕博生论文为主,视角多样,多以其文学作为文本进行论述。国内外关于芥川文学的论著都非常有意义,值得引用参考。在芥川文学研究发展的数十年中,中日研究者不断摸索新的聚焦点、新方法以完善芥川文学研究内涵。但在芥川文学研究的众多关键词中,针对芥川与佛教的关系以及芥川早期宗教观念的集中系统论述在中日研究中都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这是芥川文学研究中一个新的可能性,是重新思考芥川思想的必经之路。则本论文将以独特视角从芥川龙之介早期作品《鼻子》出发,具体分析论述芥川早期宗教观思想,希望以此开启新的研究视角。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代表作家之一,其自杀曾被称为和平年代终结的象征。
本论文拟通过《鼻子》这部小说具体分析研究芥川龙之介的早期宗教观以及又对其后期宗教观带来何种影响。在分析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个人思想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作家以及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