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的发展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6-04

研究现状:

茶文化交流史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中精彩的篇章,中日两国关于本国的茶文化发展历史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中国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目前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热门。关剑平的《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对汉魏六朝茶史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郭孟良的《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茶史读本。

日本方面关于茶道历史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如桑田忠亲的《茶道の歴史》(1979年)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概要地叙述了日本茶道的发展。日本茶文化史学者熊仓功夫先的《现代茶道史研究》更是填补现代茶道史研究空白的学术名著。

关于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对往很少有人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最知名的有滕军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该书中对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程作了细致的研究。

关于中日茶文化对比的研究领域存在空白,鲜有成形的著作。国内学者在该领域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开拓,近年来也有不少文章发表,学者们从历史成因、茶具与茶建筑、参与者、精神内涵等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其中又以研究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为最多。

代表性观点:

关于日本茶道的历史,桑田忠亲在《茶道の歴史》中提出:茶汤之道的原型是兴盛于中国宋代的饮食游艺,它在镰仓时代初期传到日本,后来逐渐地开始了本土化,形成了日本式的风雅游艺,被称为“茶汤”。在室町时代中期,由珠光进一步对其系统化,最后发展为茶道;茶道文化,是在饱经世俗的斗争和迷茫的过程中,于战国时代的末期,由泉州堺城的商人茶匠千利休而确立。

郭孟良的《中国茶史》书中按照历史的线索,系统地反映中国茶业社会经济的历史演变,介绍了茶的起源、茶名、中国茶业发展、茶的对外传播、历史上的茶政、茶法及古茶诗精粹与中国历代茶画欣赏;同时通过一一道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庶民百姓,在茶中体会的人生真趣道明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形态发展。

滕军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中从历史考证的角度直观地叙述了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异同。对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作者提出六点见解:(一)、历史成因不同。中国茶文化由“实用”上升为“精神文化”,日本茶文化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二)、文化载体不同。中国茶品种丰富,日本茶品相对较单一,在此基础上成就的日本茶文化更重视由饮茶所引发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品位。(三)、调茶法不同。(四)、所用茶具不同。(五)、参与者不同。中国茶文化的参与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日本在形成初期只有将军、富商、高僧才有资格行茶,在今天也只有有钱有闲并精通茶艺的人才能被称做“茶人”。(六)、相关文化不同。中国茶文化与道家文化关系密切,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作者以一个“和”字概括中日茶文化最大的共同点,指出中日茶文化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都力图将东方哲学体现在行茶的实践活动中并都是综合各自国家优秀文化之大成。

待解决问题:

中日两国关于本国茶文化发展的研究颇丰,中国和日本各自都拥有大批的描述本国茶文化的文献著作,但可惜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鲜有系统深入地对比两国茶文化异同的专著。而这其中,从特定的角度出发研究两国文化差异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文章只是粗略提及,并没有深入寻根溯源。笔者意在通过对前人研究资料信息的提取和整合,探究各时期中日两国饮茶主体,并对产生该文化现象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分析和总结,完成本研究。

研究意义:

本文旨从饮茶主体为切入口,对两种文化的发展做一个梳理,探究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不同的饮茶主体,并探究该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文化发展中两国互相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加强对这两种富有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文化的认知。


上一篇:从饮茶主体看中日茶文化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浅谈朱舜水留日原因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