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狐文化对比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6-02

课题研究现状:

狐,虽然是生于自然界一种实际存在的动物,在文化层面却是一种超现实的存在。其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信仰和美意识的创造两个层面。围绕着中日狐文化的对比,中日两国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日本学者主要就日本的狐狸与稻荷信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吉野裕子是日本著名的民俗学家,其代表作品为『狐:陰陽五行と稲荷信仰』一书。书中她就狐狸生态及中方影响两方面研究了日本的狐信仰。文中指出稻荷神就是狐狸,狐狸深深地渗透于日本社会中,并受到普遍的信仰, 这恰恰是根据中国狐狸观念的。即导入了狐狸因黄色而为土气的这种中国思想。土气的本性是‘稼稿’,故与本家的中国一样,在日本的农村也受到笃厚的信仰。此外 , 按照五行之理,土气可以抑止水患,又可以生出金,所以,土气常常在被用于祈求晴天的同时,又受到经济界的信仰。这都是根据五行法则的。如果离开这些法则,稻荷,即狐狸信仰是无法理解的。

松村潔在『日本人はなぜ狐を信仰するのか』一书中介绍了狐狸在日本作为土地神被人们所崇拜的稻荷信仰,并指出日本的稻荷信仰分为神道系稻荷、作为土地神的稻荷及佛教系稻荷。松村潔认为狐狸是神的代理。与农业相关的宗教性礼仪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田地之神在春耕之时下山,秋收之际回到山中,这样一种与季节变换相关联的信仰扎根于人们心中。山河湖海中所存在的自然循环的作用都与祖先的灵魂紧密相连。而住在坟墓、古迹、洞穴等地的狐狸,不仅是对人没有戒心、相当容易亲近的动物,也是稻谷成熟的秋冬之际,常出现于人类村落附近的神使,因此,日本人极其信仰狐。

从先行研究来看,中日两国的学者多数就本国狐文化的发展及两国狐形象的不同点进行研究,且多从宗教及文化方面研究两国狐形象不同的原因。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比较中方多以《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为例,日方多以《日本灵异记》为例,研究的范围较窄,而本文选取了不同时代的大量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试图从主流宗教思想、审美意识差异以及自然观念变迁等三方面分析了两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狐形象的变迁及其原因。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东亚近邻,因文化传播途径、地缘关系等种种因素,在文化方面与中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狐信仰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之一,它历史悠久,广为人知。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的萌芽、发展、兴盛、乃至衰败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与此同时,她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狐信仰。然而两国的狐信仰经过各自的发展变迁,时至今日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局。中日两国的狐信仰虽然同根同源,但是由于文化、宗教、风土环境等的影响,而呈现出迥异的结果也实属必然。

本文以中日古典文学中出现的狐狸类角色为中心,采用比较研究法,从狐仙、狐妖、化为人形的狐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找出中日狐文化在狐狸类角色的形象、象征意义、狐精物语的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由此探究中日狐文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上一篇:从筷子看中日文化的差异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从《竹林中》与《罗生门》看文学与电影的相关性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