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在看了电影《告白》告白后,对电影中少年A渡边修哉这个人物感到很痛心,产生了对日本现今少年犯罪的兴趣。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近年来,儿童犯罪不仅是教育界关心的重点,也是文学界研究的热点。以战后国民教育为基本点、出发点来探究战后教育走向的问题是许多学者关心的焦点。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少年犯罪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手段,一直是许多教育者苦心研究的重点。其意义深远:(1)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开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本文以青少年犯罪原因为视角,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展开分析,试图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2)冲破思辨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是一“综合病症”,必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犯罪问题进行剖析。刑事法学并非书斋里的学问,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本文拟通过总结前人的思想结晶的方法,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实际态势、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为犯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二、研究现状
“违法犯罪青年是指那些沾染上坏习惯,有流氓、偷窃、打群架、赌博等行为,违法乱纪或者犯罪的青年。”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至今在许多地方仍然很突出,并且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至18周岁年龄段抢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偏高;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偏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近年来,在我国各种犯罪案例中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其犯罪现象呈现以下几种明显的特征:1、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情节恶劣;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明显低龄化;3、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强奸、盗窃等团伙犯罪活动;4、犯罪诱因简单,突发性、盲目性突出;5、从犯罪手段来看,高科技犯罪初见端倪,智能化、成人化犯罪凸现;6、从犯罪身份来看,离异家庭、贫穷家庭的子女居多。
而在日本所谓少年犯罪,指少年法规定的不满20岁的未成年人男女犯罪的行为。印象里一向安全系数较高的日本,近年来的少年恶性犯罪现象好像呈增长趋势。但是,根据日本法务省《犯罪白皮书》报告,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整体数量明显低于80年代的高峰期,而且像杀人抢劫的恶性犯罪自60年代最严重时期减少了近四分之一。必须注意的事,人们之所以认为犯罪率逐年上升,关键还是被媒体们大肆渲染的主观评论所误导。不过你是否也觉得,仅管犯罪数量减少了,可是犯罪性质更严重了。甚至有些恶性案件的动机,在过去的观点看来几乎是荒唐可笑不可理喻的。所以,如何应对已然犯罪、如何预防未然犯罪,都是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三、研究方法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电影《告白》梗概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分析导致少年A的犯罪背景。第三部分收集现今日本社会少年犯罪的现状,探索其原因并想出对策。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首先,通过网络资料与书籍文章进行同步研究,网络资料方面,借阅一些来自网络的中日论文和期刊,例如林韶南《母爱失衡的危害:电影<告白>的启示》、《<告白>的救赎》等等文章,在各种评论中综合各家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搜集日本少年犯罪的现状资料,探究其犯罪原因,找出解决对策。最后,得出结论。
四、待解决问题
本文通过对电影《告白》中的少年渡边修哉的分析,从而分析现今日本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原因,探索其解决对策,为犯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然后,因时间不足及其他原因,无法搜集到其他国家的资料进行对比,从更宽的视角看待当今世界的少年犯罪问题。而从《告白》中的少年犯罪也知识一个例子,本文没有从现实中找寻例子,只是从电影中的犯罪少年而普及至现实生活,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此论题有待对其感兴趣的广大研究者继续研究探讨。
五、研究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和昌盛。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安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如何从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上寻觅预防其违法犯罪的对策,越来越显得紧迫和重要,这是一项非常严峻的研究内容也是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文章是通过日本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但是基于文学研究上的相通特性,也间接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