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在奈良时代,七夕节由古代中国传入日本,在传入初期,中日两国七夕节的意义大同小异,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七夕节与中国七夕节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日本在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注重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使日本七夕节逐渐演化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与此同时,日本也创造出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本论文以中日两国的七夕风俗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中日两国在七夕期间举行的一些活动,总结和分析了中日两国七夕风俗习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这种七夕风俗习惯的对比,揭示了日本文化所蕴含的包容性。
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这种对比,揭示出日本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时,不盲目吸收,注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吸收与融合的态度。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的研究,可以学习到日本对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所持有的态度,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国外部分: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七夕文化的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研究,其中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颇丰。首先,日本学者在研究本国七夕及风俗文化方面就有很多成果。大冢民俗学会在1971年出版的《日本民俗事典(日本民俗事典)》一书中,就曾归纳和总结了包括七夕风俗在内的一系列日本风俗,对于研究日本七夕风俗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其次,日本学者也很注重研究与其他国家的对比。自高木敏雄发表《羽衣伝説の研究(羽衣传说的研究)》之后,日本学者们也开始从风俗、神话、社会、文学等各个方面对中日七夕节进行研究和比较,并撰写了大量的文献和书籍,为研究中日七夕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国内部分:我国学者在研究本国七夕文化的领域有着很丰厚的成果,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将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放在本国七夕文化与其他国家七夕文化比较的方面。2007年,秦颖和张莉的《中日“七夕”习俗比较—从原始形态、衍生过程到文化内涵 》一文就从原始形态、衍生过程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中日七夕进行了全方面地对比,并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中日七夕节的变迁。2010年,李楠楠在《中日两国七夕习俗的比较》一文中,以中日七夕节的历史渊源及风俗、七夕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中日习俗之比较等三个部分为线索,具体比较了中日两国七夕习俗的异同,并指出“七夕”既反映出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又诠释了中日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