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德国青少年用语的构词特点可以体现德语构词的发展趋势,对德语语言特别是德语构词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研究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青少年用语开始进入语言学研究领域,成为受众多研究者青睐的热门课题,并逐渐发展成为德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德国外来移民的融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当代的青少年用语显示出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在青少年用语的构词方面,不仅体现着外来词以及社交网络用语的影响,更加反映了德语语言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构词特点上体现了德语构词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德国青少年用语的构词特点更加深入的剖析解读德国青少年用语及其发展趋势,探究青少年用语对德语构词的影响。
(3)研究意义:
首先,国内对于青少年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青少年用语的总体特点及发展历史的分析上,并且主要是从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等角度入手,并没有在词汇学或句法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本课题对德国青少年用语构词特点的分析对全面分析德国青少年用语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分析德国青少年用语的构词特点有助于学习应用德语构词学的相关知识,利用之前所学习的德语语言学知识研究一类语言现象,有助于对德语构词特点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后,对于德国青少年用语的构词特点分析有助于研究德语新造词在构词上的发展趋势,从而了解德语语言在构词上的发展趋势。
就本课题研究而论,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德语词汇学方面的研究。这部分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比较权威的专门论述德语词汇学方面的专著大概有3到5本,期刊论文15到20篇,主要介绍德语词汇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包括德语词汇的构成、演变和发展,现代德语中常见的构词形式,如复合法、派生法、缩略法、词义转换法等等。此部分主要参考文献为陈越祖编著的《德语构词学》(1995.11.)以及徐智儿编著的《德语词汇学》(1997.09.)。
《德语构词学》是在对德语构词学主要著作进行纵横比较后编写出的,主要介绍了德语构词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德语中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构词方法。其中引入了构词学的研究方法、术语以及德国学者的不同观点。在举例方面运用了联邦德国德语研究所的语言资料,并且在各章节中汇入了不同著作收入的词缀,引证了词缀的构词率。
《德语词汇学》主要介绍德语词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阐明了德语词汇的组成、演变和发展,探讨了词义和语义,较详细地分析了熟语的特点及其分类。其中在“词汇的发展变化”与 “词汇的社会划分”两章中提到了德语新词的发展趋势以及德国青少年用语的特点,对研究青少年用语的构词特点具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是对德国青少年用语的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包括对青少年用语的概括性介绍;分析德国青少年用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举例分析德国青少年用语中的表达方式。国内对青少年用语的研究主要在这几个方面,相关期刊论文与专著比较匮乏,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主要是以下几篇:
第一是张鸿刚,孙育红的《德国青少年用语研究》(2006)此文从德国青少年用语的发展历程入手,对德国青少年用语在过去六十年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社会、文化、心理和语义等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德国青少年用语的概念,阐述了德国青少年用语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其中在第三部分提及青少年用语中词汇的构成方式,最后揭示了青少年用语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是钱玲燕的《德语青少年词语的构词》(2010)此文简略介绍了德国青少年用语的现状以及特点,以举例的方法说明了几种青少年用语的构词方式,主要包括拟声词、复合词、派生词、缩略词、拼缀词以及旧词新意这几种方式。此文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构词方式,并没有对这方面做全面系统的阐述,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是张佳珏的《从构词法看德语发展趋势》(1990)此文主要从构词法角度分析当前德语的发展趋势,列举了德语新词的种类,其中主要是派生词与复合词,并且提到了这些新词产生的原因,其中引用了大量语料,有助于了解德语新造词的产生方式以及原因,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到青少年用语,但是其论证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