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命题:
本课题以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和其参与的文学团体乌力波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两者的文学实践及其发展历程, 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及这种联系给双方带来的影响。
(2)研究目的:
于1967年加入乌力波后,佩雷克提出自己的整体创作构想,进入了“限制性”写作的高峰时期,发表了高度讲究形式化规则的Oulipo式文本(即“限制性文本”)《消失》、《重现》等。这些作品(尤其是漏字文《消失》)被认定为是使本身难以跻身主流文学界的文学团体乌力波意外地名声大噪的原因之一。并且时至今日,在乌力波人(les oulipiens)及其信徒的文学实验中,佩雷克式的限制仍旧时隐时现。本课题以作家及文学团体为研究对象,借助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及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梳理两者的文学实践发展历程的过程中,试图分析和探究两者在美学原则和文学实践上的契合点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旨在丰富和发展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为更深入的理解佩雷克的“限制性”创作的动机和意义提供参考。
(3)研究意义:
乔治•佩雷克(1937-1982)的研究学者称其为法国当代被“引用、借鉴、转载甚至剽窃”次数最多的作家之一,其风格独特明晰且多变的乌力波(Oulipo)式创作为他赢得了法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语言高手”的称号。作为当代法国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佩雷克的作品以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极富趣味性的叙事风格见长。1967年,佩雷克受邀加入雷蒙•格诺等人发起的“乌力波”(L’OuLiPo, L’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 直译为“潜在文学工场”)。乌力波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在其成员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独立性和自由度的同时,共同倡导一种“限制规则”下的“潜在文学”,通过发明“游戏般”的限制规则,探索出在一定制度下被再创作的潜在可能性,为文学寻找新的出路。这与超现实主义大肆鼓吹的“自动写作”和“偶然”是争锋相对的。由此看来,OuLiPo不仅是一个文学性组织,更代表着一种理论思潮和批判方法。即便主流观点认为法国自新小说运动之后再无文学流派,但仍有许多中外学者把“乌力波”视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乌力波一再强调其非文学流派)。总体上来看,乌力波与乔治•佩雷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主体,乌力波的成员不乏名声地位都高过佩雷克的卡尔维诺等人,佩雷克的创作也不仅局限于Oulipo式的创作,其早期现实主义作品《物》(Les Choses)和后期巴尔扎克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人生拼图版La vie, mode d’emploi》实则更受赞誉。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复杂,并非是作家与其参与的文学团体之间的“从属”关系那么简单。作家曾声称在其一生中,加入乌力波是与其童年经历(身为波兰裔法籍犹太人的佩雷克注定有着完全不同于其他同期法国作家的童年创伤)拥有相同地位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后者的理念和追求对作家影响之深远。因而,分析研究佩雷克和乌力波之间的契合点与联系对于丰富和深入国内相关研究、解读作家及文学团体的文学理念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意义可以从以下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
在理论层面,乌力波是20世纪以来新小说运动之后唯一得到认可的“文学流派”,乔治•佩雷作为法国当代先锋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提到乌力波时不可绕过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本文以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切入点,探究乌力波的美学理想对佩雷克的文学实践的影响和佩雷克的限制性写作在生前与身后对文学团体产生的深远震慑,在理论上是对该作家、文学团体及其联系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在实践层面,国内领域相关的研究进展一直十分缓慢,乔治•佩雷克与乌力波对于绝大多数读者都是极其陌生的概念。本课题试图从两者间的联系这个相对动态的切入点入手探讨两者的美学原则和文学实践,既可为解读佩雷克和乌力波提供帮助,也可为日后该命题内研究的深入提供指导和借鉴。
就国外研究而言,针对作家及文学团体的研究都较为充分,且包含的内容、理论视角和方法、研究出版成果的类型(研讨会、文献、专著、传记等)都及其丰富。针对作家和文学团体之间联系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这部分研究仍旧是佩雷克研究中最薄弱的方面。数量有限的文献要么是泛泛而论,以哲学化的理论代替具体的分析,要么则限于对某种限制性写作程式具体实践的图表化分析,两者都有巨大的缺陷,均没有有效地说明Oulipo的美学原则与佩雷克写作间真正的契合之处,也未能阐明两者对对方施加了何种、多大程度的影响。
综上,为了避免以往管中窥豹般地对佩雷克某一作品的研究而忽视了该作家文学实践极大的多变性,本课题研究选取佩雷克和乌力波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和探究两者在美学原则和文学实践上的契合点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旨在丰富和发展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为更深入的理解佩雷克的“限制性”创作的动机和意义和乌力波的文学理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