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故事中的人物群像论-对比《潮骚》与《边城》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编 辑:日语论文网发布时间:2023-02-19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潮骚》与《边城》分别是三岛由纪夫和沈从文的代表作,在日本和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独特地位。其先行研究自然是数不胜数。本文试从三个角度来对两部作品分别进行归纳:

有关于《潮骚》:

(一)唯美牧歌性。李雪梅(2013)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环境描写分析,阐述了环境奠定了小说的诗情与牧歌情调。张艳(2016)认为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融合,就好似一首美妙的田园牧歌,使小说充满无穷的魅力。而磯贝英夫(1965)的观点在日本方面的研究中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潮骚》的情节过于故事化,只是把理想的原型假托在一个现实小岛的童话上,从根本上说不具有小说要素。

(二)喜剧性。王贤玉(2009)通过分析小说中男主人公的淳朴强壮、女主人公的意志坚定,说明了这两个要素对美好结局起到关键作用,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的理想。占柳(2010)运用叙事学视角,从叙事结构与文风上展开类对小说美好爱情的分析。并且从美学定位上,肯定了《潮骚》中积极向上的恋爱观。九内悠水子(2006)则从崭新的视角对《潮骚》做出了新的解释,指出该作品是从“日本式”这一动机出发创作的“幸福物语”。

(三)意象象征性。赵超敏(2016)认为通过对《潮骚》中灯塔、神社、大海的空间意象的分析可知,作为小说舞台的歌岛其实是一个相对性的封闭空间,随着歌岛这一封闭空间的逐渐解体,使其成为具有强烈对照意味的空间意象。梶尾武文(2011)则从可视性的角度,分析了自然描写对故事发展的作用,这些美好的景物预示着故事发生地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喧嚣的圣域,能够保护他们的幸福,成全他们的爱情。

有关于《边城》:

(一)田园牧歌性。杨瑞仁(2004)指出:《边城》的开头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原始、简朴的山水画卷。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散发出浓郁的田园气息、还夹杂着淡淡的忧伤牧歌。文中进行的风俗活动也展现着美好的田园牧歌生活。夏志清(1979)认为《边城》运用的是一种“玲珑剔透牧歌式的文体。里面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松枝茂夫(1938)在翻译《边城》的后记里写到:“这是一个‘完美诗式的故事’”。他说到《边城》“教给我真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么纯真可爱的民族”,是“没有毒害过的,无垢纯真的中国人”。安承雄(2000)评价《边城》给人一种“山水画似的美感”。

(二)悲剧性。中国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悲剧上,如:张鹏辉(2008)认为导致翠翠悲剧命运的根源是潜在文化的制约。翠翠与摊送的爱情以悲剧收场,是碾坊这种金钱、现实的象征对爱情的破坏。葛欣(2012)从“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人物保守被动、利益的诱惑三方面论述了悲剧的成因。在日本研究中,城谷武男(1985)认为这个悲剧是认为和神意互相摩擦所生成的一种样态。

(三)意象象征性。金介甫在《沈从文传》(2009)引言里说:“沈从文写湘西人的作品在历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可以把作品当做整个中国民族的寓言来读。《边城》中洪水、黄昏、渡船等意象充满了浓郁的象征意味。宫原哲雄(1991)认为沈从文是怀着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而广泛地描写了边城的美丽大自然。

《潮骚》与《边城》的对比研究:

主要集中在文化论,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描写手法等层面,代表性研究有:傅贵贞(2007)从生活环境、风俗活动、恋爱物语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平行研究,探讨了两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中日文化、思维、民族风貌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日文化的理解。高雅琛(2017)通过从故事内容、人物塑造或语言风格上的相似与相异之处的分析,确定了结局相异是一种必然性的走向。孙源(2015)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两部小说都描画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成书年代也相去不远,无论在基调上还是在描写手法上都存在颇多相似之处。虽然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但较高的相似度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潮骚》与《边城》的异同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美学意识、自然观、语言风格上,并且都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潮骚》与《边城》中恋爱故事的人物形象分析方面还存在空白,本文将通过对比,着重研究《潮骚》与《边城》恋爱故事中的人物群像。通过分析《潮骚》与《边城》恋爱故事的差异,解读人物的形象,有助于换个角度看这两部作品。为两者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上一篇:日本早期佛教传播特征的分析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中日文化中的色彩情结研究_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