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背景、意义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科技怎样进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都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永远将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内外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日本有人叫嚣国内产业已经“空洞化”,认为中国是日本产业空洞化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中国制造还远不是日本制造的对手。而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为防止制造业的“空心化”,更重视培养技术劳动者,弘扬 “工匠精神”。与日本的制造企业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磨炼自己的一技之长相比,我们的制造业工人往往不能安分守己地固守自己的一技之长。将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与日本“工匠精神”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对中国制造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也对中国制造取长补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佟家栋 刘钧霆(2006)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程池超 孙江明(2006)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胡明晖 刘林青(2007)从中日两国的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强对我国工业制品竞争力现实状况的认识,以更好地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黄圣平(2007)以国际贸易理论及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尝试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来探讨影响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王科唯 张鲁平 陈玉宏(2008)提出潜在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并以中日两国1997年、2000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基础,利用该方法对中日制造业的潜在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和日本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石其宝(2009)采用日本财务省贸易数据,使用G-L指数对当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中日制造业贸易整体属于产业内贸易,8年来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上升。但四类产品组中,SITC8类产品属于产业间贸易,而重要产品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也仍属于产业间贸易。数据表明,中日国际产业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还有一定距离。
贾利军 宫一骁 李嘉懿(2013)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高,但极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较明显的失衡情况。各因素对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影响与行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有些因素甚至会对制造业不同行业造成相反的影响。